第1集

  北宋真宗年间,包拯降世。就在他出生的这天,真宗刚刚出生的太子却奄奄一息。宋真宗心急如焚地赶到后宫,看到沈妃抱着自己的孩子,太子已经在她怀中薨逝,这已经是宋真宗连续第5位夭折的皇子了!而且与前四位一样,这次太医的结论依然是死因不明。宋真宗龙颜大怒,命令贴身侍卫周怀仁将太医拖了出去。大殿之上,宋真宗召集群臣御前开会。会议由八贤王赵德芳主持。宰相王延龄、开封府尹尹若朝对太子的离奇薨逝都没有查出端倪。枢密使张德林是后宫德妃刘娥的哥哥,此时他站出来说,根据调查来看,太子应该是病死的。但宋真宗和赵德芳却不置可否。找不到其他证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而在太子薨逝的同一天,包拯的降世也给包家带来了不小的风波。包拯出生时,他的父亲六十五岁,母亲五十岁,真正的老来得子。而老两口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早已成人,且有妻室。让全家意想不到的是,包夫人这次生的居然是个“怪物”!包拯生下来就奇黑无比,着实把包老爷吓坏了。包老爷让身边的二儿子包海把孩子扔到荒郊野外埋了。包海和他的媳妇本就贪得无厌,为了不让小包拯日后抢夺包老爷的家产,自然愿意干这事。包海来到一个山林中,却突然遇到猛虎,吓得他把包拯扔下,拔腿就跑。老虎来到装着包拯的篮子前,也只看了一眼,居然也被包拯吓跑了。包家的大儿子包山心地善良,和媳妇开着一家粮点,经常要出远门。这天,包山正赶路回家,发现了被遗弃在林子里的弃婴,就拎了回了老父亲家。老父亲责怪之下,他才知道这个弃婴就是自己的三弟,包山不愿意遗弃自己的兄弟,就把包拯带回家抚养。8年后,8岁的包拯依旧被人看作“怪物”,他平时帮大哥大嫂家放羊,但却笨的出奇,总搞不清到底有多少只羊。这天包拯在山坡上放羊,包拯的二嫂为了抢夺包老爷分给他的家产,将他推入了井中。入夜,在井中被摔晕的包拯惚恍间看到了天上“天狗食月”的天象,脑门中间被摔出的口子也变成了月牙形状,闪闪发光。幸好羊群指引大哥大嫂在井中找到了小包拯,他才化险为夷。就在“天狗食月”的这一晚,宋真宗即将迎来他的又一位皇子。这次,皇宫中的所有人都异常紧张。宋真宗甚至还请来了天监官夜观天象,但天监官认为这种不吉利的天象对太子不利,惹怒了宋真宗,摔了手上的茶杯。倒霉的天监官被真宗旁边的周怀仁一刀杀死。宫中,心机狡诈的德妃刘娥也在等待着孩子降生的消息。她派自己的贴身太监薛槐出去打探情况,但薛槐却空手而归。不久消息传来,皇上再一次喜得皇子。不料,德妃和众嫔妃一齐去向皇上道喜,却惊讶地发现,生下来的皇子是一只被剥了皮,血淋淋的狸猫!原来,宋真宗早已经认定宫中有人谋害皇子,在皇子出生后不久就命太监总管陈琳将孩子送出宫中。临走时还把随身带了一辈子的玉佩放在孩子身上。陈琳和太监喜来把小皇子装在一个大礼盒中,来到宫门前,被禁军副统领王守忠拦下,王守忠问盒子是什么,陈琳佯称是皇上送给八贤王的寿礼。此时禁军统领夏怀敏赶到,没有再查问下去就放行了。陈琳将孩子送到八贤王府上暂为照看。不久,真宗密派周怀仁与八贤王府上的奶妈一起,将孩子送到民间,秘密保护起来,并给这位皇子取名赵受益。德妃以探视即将生产的嫂嫂为名,来到哥哥张德林府上,向他报告“太子变狸猫”这个“好消息”,但张德林认为事情蹊跷,劝她别高兴的太早。包拯从井中被救出后,突然变得聪明起来,居然会数羊,会算账了。但是在打弹弓的时候,却不会睁一眼,闭一眼,这让大哥大嫂好生奇怪。大嫂觉得既然孩子变聪明了,就应该让孩子进私塾读书。知府大人为了隐瞒粮库亏空,应付朝廷下来的查粮官员,向包山借一千石粮食,并承诺等查粮官走后,再将粮食送还。但包山不知道,他即将成为别人的替死鬼。这天,包山正想给怀孕的媳妇炖鸡汤,一群衙役冲进他家把他抓走了。原来知府诬陷他向官府售卖一千石发霉的粮食。包山被关进了大牢。而此时包拯的大嫂即将生产,在产床上痛苦万分的她让包拯去官衙找回大哥,但知府和师爷早就决定杀人灭口,包拯亲眼看到自己的大哥被杀害。在大哥的坟前,包拯对大嫂说,自己要读书考功名,心中却暗暗立誓将来一定要为大哥申冤。


第2集

  周怀仁带着赵受益,奶娘及奶娘的女儿,在一个乡野间的小阁楼中住了下来,从此隐姓埋名。奶娘虽然很想回家,但看到周怀仁,也只好作罢。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饿得啼哭不止,奶娘却突然没了奶水,周怀仁找到郎中为奶娘把脉,郎中说奶娘是因为劳累惊吓过度产生了“结节”,让周怀仁“疏通”,奶娘对周怀仁说,她的男人镇守边关,总有一天回来会杀了周怀仁,但周怀仁却不以为然,急着让奶娘脱衣服……听到周怀仁和益儿都安顿下来的消息,宋真宗十分高兴,决定大宴群臣,同时施展自己的“障眼法”。大宴上,宋真宗抬出了一个婴儿,是他事先准备好的假皇子,并说因为皇子降生天象不祥,于是就把皇子接到八贤王家暂住,现在天象恢复了,就把皇子接了回来。皇子接连遇害,让宋真宗对后宫嫔妃充满了怀疑。他首先来到德妃的宫中,听到德妃琴中有怨气,就上前问个究竟。在真宗的盘问下,德妃只说自己有怨气是因为自己不争气,不能为皇上传宗接代,而自己的丫鬟,也就是赵受益的生母,只侍寝了一个晚上,就生下了皇子。德妃恳求真宗晚上留下来,可真宗说自己老了,力不从心。随后,真宗又来到沈妃处,失去了孩子的沈妃每天吃斋念佛,真宗不忍,决定让沈妃侍寝,但沈妃因失去儿子伤心悔恨,不愿侍寝,真宗也毫无办法。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十年过去了,益儿和奶娘的女儿青女一点点长大,两个人都把周怀仁和奶娘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周怀仁为益儿找了个教书先生,益儿却因此结识了师傅的孙女周儿,并对她一见钟情。大宋的后宫中,充满了对皇子的传言。一日,杨淑妃见了假益儿后,对德妃说,“益儿”都十岁了,皇上却不给他找老师。又说这孩子长得既不像生母李才人,也不像皇上,而且皇上对这个唯一的儿子似乎并不亲近。益儿的老师很特别,秉承着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治学理念,让赵受益一边耕地一边读书,这让周怀仁很生气,但赵受益觉得老师这样做没错,说什么不肯和周怀仁回家。放学后,周怀仁带着益儿和青女回家,却发现奶娘的丈夫出现在他们眼前。真宗不断派人秘密打探各宫嫔妃的动静,却依然一无所获,而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亲生儿子无缘得见,在穷乡僻壤受苦。假皇子在宫里每天喊他父皇,他还要答应着。眼看自己一天天老去,害死自己孩子的凶手依旧没有现身,而真相一日不明,真益儿就一日不能回宫。真宗不想自己在百年之后,宫中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假皇子登上皇位。为了尽快让凶手现身,八王爷提议,可以放出消息,说皇上即将册封皇后,这样就可以引出凶手。奶娘的丈夫指责奶娘在自己镇守边关这几年和周怀仁偷情,不停地毒打奶娘,周怀仁看不下去,出手将他打下了阁楼,正在此时,两名刺客突然出现,直奔益儿而来,周怀仁杀掉刺客,却看到奶娘的丈夫把刀架在了奶娘的脖子上……而在这十年当中,包拯一边放羊,一边读书,最终学业有成,他还结实了两位姑娘,雨柔和端午。雨柔是宦家的女儿,包拯因大哥被害,觉得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所以对雨柔总是冷着脸。而端午是一位被父亲遗弃的孩子,被放羊的包拯看到,带回了家中,由大嫂抚养,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包拯对她也渐渐产生了感情。


第3集

  奶娘的丈夫用奶娘做人质,威逼周怀仁用赵受益来做交换。周怀仁才知道这个男人是被人利用才找到这里,目标就是赵守益。武功高强的周怀仁趁其不备出刀杀掉了奶娘的丈夫。深夜,奶娘和周怀仁一起把她的丈夫埋了。奶娘不知道现在是该哭还是该笑,她几乎忘了自己还有这样一位丈夫,但没想到多年后一见到他,却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这日早朝,宋真宗向大臣宣布要册封皇后的决定,并向各位大臣征求意见。宰相王延龄认为杨妃出身显赫,应该母仪天下。而张德林则说,现在要安定人心,首先做的不是立皇后,而是立太子。早朝散后,宋真宗和八贤王分析,张德林之所以说不急于立后,那是因为他的妹妹刘娥没有子嗣,没有资格被立为皇后,并且张德林生性多疑,他一定是怀疑宫中的这位“益儿”的真假,所以才出言试探。宋真宗想除掉他,但八王爷提醒他,张德林是枢密使,朝廷一半的兵都在他手中。不如把他调往边关打仗,再逐步削弱他的实力。真宗心中苦闷,找到沈妃和她共饮。席间,二人回忆起曾经的甜蜜时光,你侬我侬,不胜感慨。几杯酒下肚,真宗决定册封沈妃为皇后,沈妃坚辞不受,但真宗依然固执己见。沈妃非常感动,这次她主动要求侍寝,真宗留了下来。一夜缠绵,真宗似乎年轻了十岁。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宣八王爷进宫,把要侧立沈妃会皇后的决定告诉了他,让他立刻草拟诏书。八贤王却说,当初放出消息立皇后是为了引出杀害皇子的真凶,但现在真凶还未出现,况且这么大的事情,也要听听权臣的意见。但宋真宗却一意孤行。就在这时,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说沈妃出事了,真宗等人赶过去,沈妃已经自缢而亡,真宗伤心不已。然而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负责监视周怀仁的太监回宫禀报,奶娘的丈夫突然找到了奶娘,却被周怀仁杀死。真宗知道,益儿的行踪已经暴露,宫外已不再安全,决定接益儿回宫,还暗示八贤王和陈琳,让宫中这个假皇子彻底消失。周怀仁依旧坐在家门口巡逻,不过他今日终于盼来了陈公公的马车!众人一齐向益儿下跪,周怀仁告诉益儿,自己并不是他的爹,奶娘也不是他的娘,他的家在宫中,他是皇上的儿子。一切来的太突然,小受益一时还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小受益坐上了回宫的马车,途中,周儿和爷爷追了上来,马车后的周儿对益儿喊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回来娶她。假皇子因服用了一碗毒药而彻底消失。辛勤养育他十年的李才人彻底崩溃发疯了。大殿上,宋真宗把益儿叫到身边,扶着他的头,但益儿嘴上叫他父皇,一回头却把周怀仁喊作爹,吓得周怀仁一边磕头一边说着奴才该死,真宗这才知道,十年中,孩子已经认定了周怀仁才是他的爹。庐州包家,一日包拯刚进家门,就看见自己的老师和大嫂在院子中央等他,老师告诉他,寒窗十载,他应该去京城考取功名,回报师长了。包拯辞别大嫂和端午,赴京赶考,路上遇到一条小河,天气炎热,包拯就脱了衣服下水洗澡,不料水中还有一名男子,突然钻了出来,包拯黑黑的样子把他吓了一跳。等包拯上岸,发现自己的衣服和包袱全没了,急得他到处寻找,却撞见一位少年穿着他的衣服招摇过市,包拯过去抢衣服,才发现这个人原来是位女子。原来,这位女子就是包拯小时候结识的姑娘雨柔。雨柔的父亲是京城里的大官,为了攀上刘娥这个高枝,执意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娥的亲弟弟刘复,雨柔逃婚跑了出来,为了躲避父亲和官居知府的叔叔的追查,才决定女扮男装,捡了河边包拯的衣服,穿了起来。买了另一套衣服后,雨柔将衣服还给了包拯,两人夜宿客栈,却被告知只剩下一张床,而且方圆三十里内再无客栈,两人只好住在一起。到了客栈的房间,包拯发现了和他一起洗澡的那位男子醉倒在桌上,而自己的包袱就放在男子的旁边,包拯马上查看包袱,银子都不见了,原来这个男子就是偷走他包袱的贼。雨柔和包拯把这个人绑了起来,明日一早就送去见官。这时一阵聒噪,外面有人喊着要检查客房,原来是女子的叔叔知府大人带着官兵到了。雨柔躲藏不及,只能用屋中的炭灰把自己的脸也抹黑了,雨柔的叔叔进门查问,包拯却说雨柔和自己毫无关系。最,雨柔还是被叔叔认了出来。站在一旁的包拯像个木头一样看着这一切,雨柔气不过,说包拯对她意欲不轨,包拯和那位被五花大绑的贼一同被投入大牢。包拯在牢中挨了板子,并和那位偷包袱的贼关在了一起。书房内,知府大人劝雨柔嫁给刘复,日后可以成为皇亲国戚,但雨柔却说刘复根本就是个坏人,贪污敛财,横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