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集
高斌接手的案子告破了,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亲眼看到了清河面姓的困难境地,以及李忠甘冒杀身之祸的勇气,在给乾隆的奏折中他为李忠的罪行开脱,遭乾隆怒斥,乾隆下令将李忠斩立决,一时引得清河百姓纷纷自发纳粮为李忠抵罪。 米河对高斌的奏折大不以为然,他让高斌不要忘了小庙前烧的柱高香,不可意气用事,李忠之于国家,死一千回都不为过。高斌大怒,将米河轰走,决定联合朝廷要员具保李忠。米河的话没错,高斌确实在玩火,而且玩得不高明,刘统勋、张廷玉等非但未响应他,而且催促他立即将李忠处斩。 尽管有高斌的竭力开脱,以及清河百姓的民情民意,李忠的脑袋还是如期而落,主斩官居然就是他高斌本人。随着李忠脑袋的落地,高斌已无力支撑内心巨大的压力,他本人也随之轰然而倒。正如明灯法师所言,这仅仅是开头,这以后高斌的轮回也开始了。 当米河、小梳子、蝉儿参拜李忠的牌位时,与前来祭拜的高斌不期而遇,此时高斌的官位已从二品降到四品,比小刀子的爷爷降得还快。 自经历了这场火龙烧仓的变故后,米汝成的身体垮了。他首先对仕途深感失望,更让他惦记的是儿子米河的前途,内心充满了忧虑。米汝成自知时日不多,唯一心愿就是让米河速来京与他见上最后一面。
第17集
信差领命星夜兼程,信不日送达米河处。米河对家中变故感到十分突然,匆忙赶到京城去见父亲。临行前,米河恳求明灯法师为蝉儿医治眼睛。明灯法师为米河的话所动,欣然答应下来。米河的话,同时重燃起蝉儿对生活的希望,她泪流满面。 米河的悄然离去,却伤害了一个人,她就是小梳子,她一路追赶米河而来。米河让小梳子转告蝉儿,等他从京城办完家事后就与蝉儿成亲。 小梳子由衷地为米河与蝉儿的感情而感动和高兴,她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当然心中隐约地总有一丝的酸楚。 躺在病榻上的米汝成最终成了仓场事件的受益者,乾隆下旨提升米汝成为仓场总督,米汝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体会到了皇恩浩荡。 米河赶到京城米府见到父亲,米汝成要求儿子娶柳含月为妻,尤其当他听到儿子志大如天的一席话后,更坚定了这种想法,因为只有柳含月才能让儿子知道什么是天下之小,儿子的仕途离不开她。米河在父亲临终时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乾隆再次深夜放炮仗叫大起,让官员们在大殿上书写一个"粮"字,结果刘统勋光写了一个"米"字,认为自己无力书写一个份量太重的"粮"字,他拿出了一封事关重大的书信,这是米汝成临死前托刘统勋转交给皇上的遗书,信中透露了粮仓中几个天大的秘密。 乾隆心情沉重,望着先皇康熙的示训久久不语。
第18集
米汝成的遗书中首先是河南总督王士俊受田文镜唆使,虚报田亩之数,第二是全国粮仓中普遍存在的双层仓问题,国家的粮库已是十仓九空。 百官大哗,纷纷指责刘统勋是在污蔑田文镜,而乾隆已被这触目惊心的事实所震撼,颁旨决定派刘统勋任饮差大臣,清查河南的虚报田亩数字,以及浙江的双层仓舞弊案。刘统勋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深知此番责任之重大。 米汝成生前门庭冷落,死后家中依然是冷冷清清。百官们纷纷来米府吊唁,却不见刘统勋踪影,原来刘统勋给米府送来了一幅挽联后,只身去泡澡堂子去了。百官们见米汝成生前唯一好友竟有如此作派,纷纷感叹不已。刘统勋的挽联上写了"姓米,有米"。在众多的挽联中别拘一格,引人注目。 米汝成的离去让米河与柳含月有了接触的机会,现在他们已是名义上的夫妻,可言谈举止之间总有一种莫名的隔膜。 米河如实告诉柳含月他答应娶另外一位叫蝉儿的姑娘为妻,柳含月说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三人中有一人必死无疑。米河诧异地望着柳含月,难道她会杀人?柳含月说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米河大惊,难道会是庞旺? 米河果真找庞旺问个究竟,庞旺冷冷地说如果他违背向父亲发的誓言,不娶柳含月为妻,他真会杀了米河。 卢蝉儿沉浸在与米河情感的美好向往中,她用笔和想像描绘着她心目中的米少爷,这让小梳子十分羡慕。她要等到明灯法师治好她眼病后,再用这双复明的眼睛亲眼看看米少爷。 米河路遇许三金,为感谢许三金救柳含月之恩,邀他上酒楼共饮。米河见许三金生活无定所,建议他去捐官,但一定要捐个河道官来当,干一番人们不愿干也干不了的事情。许三金见米河是在说真心话,感激之下允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