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集老知识分子平反惹争议
邓小平特意去看足球队的队员,他对裁判在球场上的黑哨表示不满,说要公平地比赛。想了想他又提出要送几名裁判去德国学习,中国也需要国际裁判。香港代表霍英东对于小平同志这么重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很感动,邓小平还跟大家讲起了自己在留学的时候对足球的热爱,他认为体育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象征,也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邓小平还亲自去看了足球比赛,青年们都在台下欢呼,霍英东感叹道这就是不可阻挡的人心。 科教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和监督下如火如荼地开展,邓小平点了一批在文革中被打为反革命但的确很有才干的知识分子来挑起大梁。这个举动在党内引起了哗然,大家纷纷觉得这是不是要为文革中的案子翻案,这不就是在批评毛主席吗?邓小平知道后,他对于党内的迂腐思想很无奈,但是他还是顶住了压力坚持要这些知识分子来顶大梁,不仅这样,他还要帮他们平反,还要提高他们的待遇。 老田和老夏也已经恢复了自己的工作,两人都开始积极投身党的事业。老田去按照邓小平的 指示去专门接同济大学的李国豪教授去开会,虽然有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和支持,但是老田的工作开展得并不是那么顺利。李国豪教授被押到南京了,他只得远赴南京去见他。教授听了很是激动,他一个劲地请求老田跟上面说能不能不要限制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事业中。老田很感动,尽管受了多年的政治迫害,这些老知识分子还是保留了一份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邓小平把各位教授权威召集在一起开会,邓小平亲切地和大家问好,还让大家不要顾及,大胆地对教育事业的规划提出建议。有位老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年轻的学者,这是中国新一代的希望。邓小平还把学者们推荐的一些年轻人的名单交给了老田,要他把这些人召集起来一起搞科研工作。
第7集恢复高考田源紧张备考
很多教授在会议上对“两个估计”提出了批判,邓小平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自己要在中央经过讨论商量后才能给予他们答复。邓小平陈恳的态度让在场的每一位教授学者都动容,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座谈会已经开了三天了,大家都提出了很多问题,邓小平又再一次提出要重点讨论科学教育问题。 这时招生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有人提出很多人虽然没有读过高中但是已经具备了高中文化,却因此丧失了高考的机会,国家流失了大批人才。邓小平便决定取消高考资格限制,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摆了出来,那就是恢复高考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宁可推迟两个月,今年也要恢复高考。邓小平向大家保证今年一定会恢复高考。 田源要去云南了,曹慧特意来跟儿子收拾东西和送行,田源趁机跟母亲提出要她和父亲复婚,曹慧只是笑笑也没有说什么。邓小平在会议室提出,在教育中要摆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对于知识分子总体上是肯定的,打击知识分子都是四人帮整出来的事。 他跟专家们说自己以前是打算过几年再恢复高考的,但是经过这几天和专家们的讨论,他认识到恢复高考的重要性,正式决定就在今年恢复高考。 曹慧和老田在北京请田源吃饭,老田高兴地告诉前妻和儿子,田源不用走了,留下来复习功课,因为今年就会恢复高考。曹慧不信,因为已经八月份了,老田说邓小平同志说推迟两个月高考,高校也推迟两个月开学,田源很激动,说自己一定好好复习一定好好高考。 田源饭都不吃了,兴冲冲地冲回家告诉建红建国他们恢复高考的事情,大家都很高兴。曹慧看着儿子这么兴冲冲的样子,总有种预感担心儿子又会闯祸,老田安慰她说田源已经长大了,自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第8集高考取消应届限制
老何从大院子搬走了,田志远忙着搬家把房子腾给老夏,恢复文革前的格局,前妻曹慧过来帮忙,两人又因为政见不和有些不愉快。这时燕子和父亲来了,缓和了气氛。邓小平给了老田一份报告,是有关四人帮如何篡改毛泽东思想的。 老田搬家的时候曹慧过来帮忙,老夏劝他俩干脆借着搬家把婚给复了。刚好收音机里传来那天老田看到的报道,老夏觉得最近喜事格外多,曹慧说不能高兴太早因为这次高考只能是应届生,这时妹子赶紧补充说他们学校好多高三的还比不上她这个高一的呢。 田志远晚上问田源他们的问卷调查做得怎么样,因为这关系到高考的生源问题,田源拍着胸脯说开展得很顺利,要父亲尽管放心。因为采纳了众多专家和田志远做的调查,邓小平跟其他领导人谈起恢复高考的细节问题,他要田志远跟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 田志远提出现在很多应届生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应该要面向全国招生考试,包括那些下乡的青年。但是有人马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第一是时间不够,第二这牵扯到了毛主席提出的知识青年下乡接受教育的政策。不过也还是有很多人支持老田,一时间争论不休。 邓小平向丁肇中提出可以派人去其实验室学习,这样可以更快地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丁肇中答应了。因为丁肇中对美国很熟悉,邓小平便又询问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听了丁肇中的介绍后他颇有感触。最后在邓小平的努力下,高考终于恢复了,而且这一届的高考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没有应届生的限制。 高考恢复了,很多学生都蜂拥而至地到新华书店买课本,但是库存不足少量的书很快一扫而光,很多学生都没有买到书。田源等学生都很着急,同学们就只好相互借着看,或是抄课本,尽管情况恶劣,同学们高考的热情仍然很高。 时间很快过去,高考的那一天很快就会来临了,田源建国他们坐上了去陕北的火车。建红把哥哥寄过来的复习资料给金锁,金锁却说自己不参加高考,建红却坚持要他参加,最后金锁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