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集鸭子问题引发深思

  邓小平来到龙岭公社考察,群众们热情地敲锣打鼓地欢迎。邓小平还到了村民李双喜的家里视察,李双喜是队里的贫农,小孙女童言无忌希望邓小平多来自己极力,因为他一来家里就有新桌子。邓小平进了堂屋,发现家里,家里一贫如洗,连稍微像样点的桌椅板凳都是从队里借来的。邓小平问起李双喜,但是李双喜受了队长的指示,撒谎说自己家里情况还好。这时邓小平听到鸭叫声,便决定到养鸭的大娘家里看看。邓小平看到偌大的院子里就只养了三只鸭子,邓小平很奇怪,斯大娘告诉他这是社会主义规定的,是上面的要求。邓小平问她想不想养第四只鸭子,斯大娘坚决摇头说自己不敢。邓小平却发现虽然只有三只鸭子,但是斯大娘准备的饲料却远远多于三只鸭子的食量。邓小平便把后院的小屋子打开了,原来里面还有二十多只鸭子,只不过嘴巴全部被绑起来了。大队干部赶紧责备大娘,大娘吓得就要把鸭子杀了。邓小平赶紧宽慰她,说这件事情不怪她,要怪也只能怪他们。邓小平还鼓励大娘多多养鸭。在公社里邓小平还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青壮年都抛弃家中老人幼子偷渡逃港,这导致农村流失大量劳动力,生活更加贫困了。邓小平在部下的带领下看了界限,并得知逃港已经成风,感慨颇多。他回去后赶紧召开了会议,他把在农村的所见所闻全部讲了出来,他觉得政府的政策存在很大问题,很多人都弄不清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觉得这种形式主义的革命是失败的,中央需要调整政策,进行新的改革。现在要开展现代化建设了,但是到底什么是阶级化斗争这个问题需要先得到解决。邓小平本来是打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但是现在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已经没办法回避了。还有很多报纸杂志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思想解放的重要性。邓小平受到了启发,他觉得中国不能再穷下去了,应该要先让国家富强起来。而这个突破口就是“两个凡是”,只有打破了这个错误思想,中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建国在学校里表现认真,但是却因为自己以前反对过四人帮有了关押的案底而被拒绝入党。建国找书记理论,但是无果。


第16集思想文章惹争议

  春旱较早,粮食供给不足,生产大队放下话来,不放一个社员离开。建红负责的那块地尤其是重点,队长要建红转告金锁这时候不要出乱子。建红找到金锁说了这件事情,但是金锁却觉得这样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跟建红说自己要向上面反应写信,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主意,借地种粮。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虽然只是一篇文章,但是学术问题背后所讨论的是政治问题,是思想路线问题。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对,觉得这是对毛泽东主席的政策和思想的批判,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苗头。但是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很支持这种言论。老田和妻子也代表了两张不同的态度,妻子觉得这是错误思想的苗头,是反党的,而老田却认为这篇文章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夫妻俩政见不同,在饭桌上就吵了起来。而中央已经对这篇文章表明了态度,中央觉得这篇文章是坎旗的,并对文章作者和报社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曹慧感叹,老田的这种政治态度太危险了,迟早有一天会倒霉的。而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却坚决支持这场讨论,他很希望邓小平能够站出来讲话。而下面的人也很疑惑,现在中央的意见分成了两大派,导致传达下来的意见都不一样,这让下面的人很难办事。虽然很多人都劝罗瑞卿不要过于冲动而毁了自己的前程,但是罗瑞卿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忠于自己的思想。罗瑞卿不顾阻拦,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邓小平,邓小平听了罗瑞卿的报告,陷入了深思。他觉得既然出现了这种争论,那么就很有必要在很正式的场合表明中央真正的态度,让这种老古董似的错误思想彻底远离党的方针政策。于是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谈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号召人们打破精神枷锁,让思想来一个大解放。这不仅是在思想上,在科学,文化那些方面,也需要解放。干部,知识分子平反更是迫在眉睫。邓小平的讲话一经发表,再次引发人们思想的震动和思考。


第17集邓小平亲迎科学先驱遗体

  《光明日报》的那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表扬,他提出要借此在文化界和思想界做一篇大文章。罗瑞卿为了重新站起来,决定去西德做手术。临行前,他特意跟邓小平辞别。邓小平握着他的手,劝他不是自己舍不得他挨这一刀,而是国家舍不得啊,国家需要确保他的安全。罗瑞卿听了心里很感动,但是他只能告诉邓小平,自己已经向中央打了报告了。罗瑞卿的妻子也很担心他的安全,但是罗瑞卿却觉得在恐怖也不会比他上战场恐怖,他并没有把危险性放在心上。有老知识分子跟邓小平反应,自己编写的书有很大一部分都被删掉了。邓小平便要他把事情仔细讲清楚,原来被删掉的那一部分与检验真理有关。上面的人坚持要老知识分子删除,但是老知识分子觉得这是与文化主流相违背的,便坚决不同意,所以才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了邓小平。正说着卓琳给他们送上了新泡的茶水,她看见邓小平面色凝重,便劝邓小平少动肝火,保重自己身体。邓小平仔细看了好几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觉得说得很对,便打电话给下面的人坚决支持这篇文章和其代表的主流思想。罗瑞卿在术后因并发症不幸去世。知道了这个噩耗,邓小平十分悲痛,亲自到机场迎接罗瑞卿遗体回国。邓小平对于罗瑞卿的离世很久都缓不过神,但是工作还是要继续,已经堆积了很多文件和事情要处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徽省的旱情问题。邓小平要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书记首先保证百姓的生活和安全。金锁提出的借地种粮的方案已经报上去了,但是至今还没有什么回应。有人提议能不能先搞起来,但是金锁有顾虑,如果没有政策就先行动会出大问题的,这个责任金锁是绝对担当不起的。这时万里书记已经来到了金锁他们生产大队。听了金锁的报告,他觉得这个方法很可行。回到省里后,万里书记召开紧急会议,把借地种粮这一方法提出来和大家商量,调整了农业政策,制定出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问题的规定,核心是一切工作以发展生产为中心。还有一个问题也很严重,那就是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太大。面对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提出要搞现代化,就要打开国门,多派些人到西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