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集

  楚王沉郁地疾呼,人心都散了,自己这个君主恐怕也做不了多久,届时就真的无颜面对先王了。楚王询问田姬,是否要去武关,田姬哭泣着无法表态,继而轻声喃喃道秦人不可信。楚王无奈地表示,这次自己恐怕非去不可了——楚国江河日下,而秦国则厉兵秣马愈发强盛,要想留住老祖宗的基业,这武关还是必须得走一趟了。翌日,楚王在朝堂上表示,自己将要亲赴武关。群臣纷纷高呼大君圣明,唯独屈原站出反对。屈原认为如果此时此刻与秦国结盟,那么楚齐之盟将会崩溃,长公子子横也会再也回不来了。见楚王仍旧一意孤行,屈原当堂怒斥楚王昏君,楚王没有追究屈原,可亦不再改变主意。子尚的死给郑妃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得她从此郁郁寡欢。郑妃让庄乔从今往后不要再来找自己,并且向庄乔道出了自己与子尚的关系。庄乔听后难以置信,几近木讷。在得知了郑妃终究曾心许过自己后,庄乔动情地表示自己不能干涉她的过去,但誓要陪伴她过完现在和将来。两人正相对而泣,被公子子兰撞见。虽然郑妃匆匆忙忙地遮掩了过去,子兰还是开始疑虑起庄乔和母妃郑袖的关系来。散朝后,楚王找到了屈原,和他解释自己最终决定赴秦的苦衷。楚王哀叹如今的楚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楚国,今非昔比,是不可能挡住秦国的虎狼之师的。为了楚国的江山社稷安稳和百姓的安危,楚王是迫不得已要赴武关。在楚王交心交底的一席话下,屈原认错,承认自己终究还是太过鲁莽了。屈原与楚王对坐饮酒,回忆起这么多年来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君臣两人磕磕绊绊一道走来,时至今日,屈原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而楚王也两鬓斑白了。楚王感伤地表示,自己此去恐怕真的再也回不来了。楚王道明自己此行的目的,一来是与知己许久,二来,竟似有托孤之意。楚王掏心掏肺地叮嘱屈原,从今往后朝政之事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以至于覆水难收。临行前,楚王请求屈原再为自己抚琴一曲,悠悠哀琴里,屈原且弹且泣,楚王感慨怅然。曲近尾终,琴弦崩断。屈原再难掩哀意,俯首痛苦。深夜,楚王决定将那根荆楚带在身边,共赴武关,以求时时警醒自己。宽仁的楚王决定自己只身一人赴武关,不让自小伺候自己的奴才牧毅一起跟去。翌日,楚王临行。莫愁在祭祀高台之上为楚王祭祀祈福,礼请龙神护佑国安。在群臣哀恸的目光里,楚王车驾远行西去。太后宫中,时日无多的太后苦苦呼唤楚王名字,可是此时此刻的楚王早已远赴武关。郢都,郊野。田姬一驾轻车驶向秦国,自此才算完成使命,被准允回到故国。秦国,武关。秦国宰相范雎带着楚王车驾到达,樗里疾出关相迎。楚王被引如内室,滞留在外的随从楚军军士继而被全数杀害。范雎随即命人持剑威胁楚王乖乖听话,接着表示自己代表秦王同楚王谈判。范雎提出苛刻要求,让楚王答应以黔中易巴蜀,实则欲侵吞黔中土地。楚王断然拒绝,范雎随即以武力胁迫威胁楚王,将楚王囚禁。曾经叱诧风云的楚王熊槐,自此沦为阶下囚。楚国,太后弥留之际召见莫愁,向她表达了当年之事的悔意与歉疚。


第67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太后临终前对莫愁忏悔当年罪孽,恳求莫愁庇佑楚国,辅佐大君。识大体的莫愁允诺了下来。秦国,武关。八子太后千里迢迢而来探望自己的兄长——楚王熊槐。楚王乍见王妹八子,喜出望外。可是八子太后看到熊槐,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对于楚国先王与楚怀王用计将她骗来秦国,八子太后始终介怀仇恨着,丝毫听不进楚王的辩解。楚王拿出了这些年一直珍藏的兄妹信物,八子太后睹物而思往事,陷入了深深沉默。可是旋即,早已经被磨砺地心肠麻木的八子还是狠下心来从感慨的情绪中抽离,誓言要带领秦军冲进楚国,踏平整个楚国,毁掉让她伤心的楚国的一切。言罢,转身离去,留下呆若木鸡的楚王。楚王强硬地迟迟不肯答应交出巫郡和黔中郡。范雎向秦王进言,可以利用已经返秦的月吟来说服楚王,并以月吟的弟弟妹妹来要挟她就范。其实,月吟一心想守护的弟弟妹妹,一个早已战死沙场,另一个沦落军中为妓,月吟只是一直被欺骗利用罢了。武关,被囚禁的楚王绝食八日,以碎碗割破小臂计日,状貌甚是凄惨。深夜,月吟处。跟随月吟多年的仆从难掩良心谴责,向月吟道出了她弟弟妹妹的真实现状——月吟的弟弟月璇战死沙场,妹妹月华在军中为妓患病身亡。得知真相的月吟如遭雷击,失声痛哭,就欲自杀,被仆从苦苦拦下。仆人表示,真正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有些是未了的情,有些是未还的债。在仆从的开导下,月吟决定为了这么多年真心待自己的楚王而活着,去远赴武关陪伴楚王。楚国,皇宫后山。哀伤的莫愁直言一切都是天命,早已不可逆转。楚国的颓势早已病入膏肓,不可挽回了。不屈服的屈原嘶吼着表示自己绝不认命,仰头怒斥苍天,高声疾呼不止。屈原亲自手书竹简,寄给秦太后芈八子,求她救救楚王熊槐。可是已然心如铁石的芈八子丝毫不为所动。几日后,月吟来到了武关,楚王身边。已经绝食多日的楚王此时此刻虚弱不已,乍见田姬到来,惊讶万分。楚王这才确信了田姬真的是秦谍,田姬跪于楚王跟前请求赐罪。可是,早已经历了风雨坎坷的楚王淡然表示了,自己其实早就知晓了月吟的真实身份。他认为就算没有田姬,楚国依然会败,他不会为难一个女人。田姬苦苦相劝楚王,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交地求生。可是,楚王坚定地表示楚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先祖用血汗打下的,决不能被自己拱手相让。动情的田姬没有离开,表示自己要留下来日夜陪伴楚王,服侍楚王。这对患难君妃紧紧相拥,互诉互泣。楚国,太后的状态每况愈下,已然进气少出气多。焦急的皇后想压下此事,可是野心勃勃的郑妃在一旁早已掌握了所有情况。为了救出楚王熊槐,屈原决定亲赴秦国营救楚王,至少也要同大君生死不离。莫愁也要求同去,可是屈原坚决不允。秦国,武关。见到楚王鲜血淋漓的手臂,田姬心痛不已。楚王表示自己是以此来警醒自己不忘武关之耻,事到如今,楚王唯一放心不下的还是远在郢都性子执拗的屈原。虚弱的楚王悔不当初没有好好听屈原的劝告,伤心不已。楚王将随身携带的荆楚交由田姬,命她代屈原对自己行荆楚之刑。楚国,皇宫。屈原正式奏禀南后,独身一人远赴秦国营救楚王。


第68集

  楚宫中,郑妃心怀叵测地怂恿南后,让她同意屈原只身赴秦。屈府,屈原向庄乔交代事宜,说自己走了以后莫愁就拜托他保护了。豪迈的庄乔表示真正的男人,就应该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行走四方不分离。庄乔表示,自己也将要离开郢都浪迹天涯,但是在此之前,他会把莫愁安安全全交到屈原手上才离开。翌日,屈原临行赴秦,莫愁终是忍不住动情地抱住他。两人发乎情止乎礼,终究还是没有做过多的纠葛。楚宫,太后病危。得知消息的郑妃私自秘写了一纸绢帛。临终前的太后奄奄一息,竭尽全力地交代遗言,叮嘱群妃众臣在自己去世后守稳楚国的江山社稷。就在太后最后吐出“大楚巫”三个字后,未及语罢便猝然长逝。南后与群妃哀恸地哭泣不已,郑妃乘机浑水摸鱼将秘写的绢帛塞到了太后枕下。随即,顺其自然地,绢帛被群妃众臣发现。南后取出念读以后,竟是一封要处死莫愁的命令——帛书直言,自莫愁担任大楚巫以来,楚国非但未能中兴,反而日渐倾颓,至于凋敝,这一切莫愁都难辞其咎,因而理当处死莫愁。太后死后,接下来莫愁宫就被人锁上,莫愁与青儿俱被困在宫中。本着告慰太后在天之灵的主旨,群臣纷纷奏请南后下令处死大楚巫莫愁。随即,处死大楚巫的告示贴满了郢都大街。莫愁宫被人悄悄围满了柴火,浇上了火油点燃。莫愁宫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莫愁从睡梦中惊醒,赶忙拉着青儿逃命,可是四周火海熊熊,难有生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关头,庄乔一袭夜行黑衣闯入宫禁,突破至莫愁宫,于火海中救出了莫愁。逃命见,青儿被断裂的横梁砸中,一命呜呼,莫愁万念俱灰嚎啕不已,被庄乔强行拉走。庄乔一人一骑带着莫愁连连突破宫甲防线,逃出郢都至郊外。莫愁心中痛念着死去的青儿,难以自拔。公子子兰气呼呼地回宫,郑妃怒责子兰无用。子兰怀疑那个黑衣人是庄乔,郑妃顿时紧张不已,这一切,都被子兰看在眼里,他的脸色愈发地阴翳了。深夜,武关。田姬的仆从偷偷解决了守卫的士兵,为田姬与楚王争取到了逃脱的机会。因着楚王熊槐的犹豫不决,错过了最佳时机,使得樗里疾带人赶到。仆从舍身阻挡秦兵,被围攻而不敌,最终被樗里疾一计飞剑射死。随后,楚王与田姬被追兵追上,束手就擒。随即,犹如禽兽一般的秦兵们在樗里疾的默许下,当着楚王的面,轮番肆意凌辱田姬。痛苦的楚王在屋外哀嚎连连,无济于事。深夜,楚宫,雷雨交加。庄乔与郑妃极尽鱼水之欢,正缠绵间,子兰破门而入,将两人捉奸在床。电闪雷鸣倒映着子兰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面孔,显得森冷可怖。子兰提剑欲杀庄乔,两人乒乒乓乓缠斗起来,难解难分。最后,打斗停止,庄乔被逐出了宫殿。


第69集

  郑妃哭泣着求儿子子兰,细数这么多年来要不是庄乔的保护,他也当不上储君。子兰痛苦地推开郑妃,痛斥母亲不要脸,歇斯底里地怒吼着庄乔今日不杀他,他日后一定会杀了庄乔。子兰决定软禁起郑妃,并且将这件事情压下来。秦楚边境,匆匆逃出楚宫的莫愁赶上了借宿民舍的屈原。屈原表示自己打算去寻找秦太后芈八子,让她帮助自己救出楚王。可是,莫愁对此并不抱有乐观的态度。偌大的楚宫,在经历了好一番剧烈的变故后,人心惶惶,宫人多躲事于外。已渐年老的南后感慨不已,也惋惜于莫愁的遭遇。秦国,屈原拜见了芈八子太后。屈原想以昔年的血脉亲情感化芈八子太后,可是早已经心如铁石的芈八子仇恨已深,态度坚定。芈八子以莫愁性命要挟,可是没想到屈原与莫愁两人心心相连,不畏牺牲。屈原展开了言语与感情攻势,连番细数楚王熊槐与芈八子的兄妹深情。终于,芈八子太后虽然仍是冷面如霜,可是内心却陷入了动摇。在芈八子的默允下,屈原与莫愁活着离开了秦宫。之后,独立廊下的芈八子太后,回忆起了随自己一道赴秦的阿姆临终前的遗言,回忆起了当年阿姆日盼夜想返回故国的心愿。深夜,楚宫。庄乔一袭夜行黑衣潜入江离宫,杀了侍卫救出了郑妃。公子子兰带领着大批追兵将两人追赶至悬崖绝境,背水一战的庄乔遂以命相博浴血奋战。子兰唤来弓箭手,想要活活射死庄乔,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郑妃挡在了庄乔身前,嘶吼着告诉子兰想要杀庄乔,就从自己尸体上跨过去。可是刚烈的庄乔为了不连累郑妃,将她推开,随即死于子兰的利箭下,凄然坠崖,尸骨无存。郑妃痛嚎不已,欲跳崖同死,被子兰狠狠钳住。赶赴武关的屈原行至半途,被芈八子太后拦下。芈八子太后终于是心软了,表示要与屈原一道赴武关救出自己的王兄楚王熊槐。楚宫,性情阴冷的子兰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木制笼子,像关押畜牲一样要将郑妃永世囚住。子兰冷漠地表示,自己变成现在这样,一切都是郑妃教的,从今往后,让郑妃不要再想着看见天日了。面对着母亲如怨如慕的哭泣,铁石心肠的子兰愤怒地拂袖离去。秦国,武关。芈八子太后带着屈原与莫愁驾临。芈太后先行进入武关探探虚实。武关里,守将樗里疾极不情愿放芈八子进入,可是迫于太后威权,只得让芈太后探望楚王。楚王得知了屈原与莫愁前来搭救自己,担忧不已。芈太后让王兄熊槐一切行动听从自己的安排,见机逃脱出去。离开关押的屋子后,芈太后向屈原与莫愁道明了计划,让他们两马上就去秦楚边境等待,自己深夜设法救出楚王 若是等到第二天还没有等到人,就立即返楚。傍晚,武关。芈太后将楚王扶上马车,樗里疾匆匆追出阻拦。芈太后伪造儿子秦王的命令打压樗里疾,使得樗里疾不敢多言。深夜,秦楚边境。屈原询问救出楚王后,莫愁打算去哪。莫愁表示自己会伴随屈原,从此形影不离。屈原打算此行之后,帮助楚王重振河山。这边,楚王与芈太后坐在飞驰逃亡的马车上,紧张地朝秦楚边境赶去。楚王想让芈八子与自己一道回国,还透露了楚太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芈八子担忧不已,眉头紧锁。秦王赢稷匆匆赶来武关,询问楚王熊槐情况。当得知了楚王被自己母亲接走后,秦王连叫不妙,立即派人去追赶楚王。


第70集

  马车上,思及多年情分,芈太后与楚王泪如雨下,悲不自胜。就在这时,樗里疾带着秦国追兵追赶而上。慌乱之下,芈八子让楚王感觉跳车逃命,可是楚王因着尊严,不打算再累累如丧家之犬,坚决地命车夫停车,束手就擒。秦楚边境,已经天亮。屈原和莫愁依然没有等来楚王。屈原打算冒尽生命危险,继续等待楚王。秦王赢稷追赶上了母后与楚王,气愤地质问这些年来母后欲望毁灭楚国的种种做法,现在又欲救楚王,是为哪般?楚王哀叹地表示,就算没有芈八子,秦人的依然会侵犯楚国,到底是自己为君无能。芈八子令赢稷放了楚王,从此秦楚交好再不相犯。可是,已为秦王的赢稷断然拒绝。与父王一样野心勃勃的赢稷誓言一定要一统天下,灭了六国。不仅要囚禁秦王,赢稷还要生擒屈原,并把母后芈八子送回秦宫。就这样,芈八子的营救计划彻底失败。秦楚边境,秦王赢稷带领着黑衣秦骑杀来。秦王叹服于屈原过人的胆识和经天纬地之材,替楚国惋惜不已。因为钦佩屈原的才华和风骨,秦王下马请屈原赴秦国,自己必定以相位相待。可是,高风亮节的屈原表示自己宁愿是死,也不做秦国虎狼的狗。就在暴怒的樗里疾要杀了屈原之时,秦王赢稷喝止了他,随即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放了屈原。事后,樗里疾极其不解,秦王赢稷表示自己放了屈原的原因是,诛杀当世才俊的罪名自己不会承担,他十分有兴趣和屈原继续斗下去。留在原地怅然若失的屈原十分痛苦与不解,认为既然一切都天命有定数的话,那么上天为什么会让楚国江河日下,让暴虐无道的秦国肆凌天下。事到如今,屈原甚至动了死念。亏得莫愁苦苦劝告,动情地表白开导,这才使得屈原冷静清醒了过来。被押回的楚王在牢房里担忧不已,频频拍门询问侍卫,秦王有没有追回屈原。侍卫态度傲慢地表示,秦王与樗里疾亲率人马前去追赶,怎么可能追不上一个小小的屈原。楚王听此,伤心不已。楚国,朝堂。南后暂代楚王监国。景颇进言道,楚王被困武关生死未仆,应该选出一个人来暂代楚王主持朝政。子兰火急火燎地站出来,想要以储君的继承资格来夺取王位。南后随即怒斥子兰,打算以子横代之。随即,暴怒的子兰唤来侍卫,就欲当朝清除异己,党同伐异。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屈原赶回喝止。屈原昂然表示,只要楚王还在一天,子兰的话就做不得数。屈原虚传楚王口谕,即刻接子横公子回国立为储君。随即,南后趁机唤来侍卫将子兰押入大牢看管。南后处,屈原向南后认错,承认自己是见子兰心术不正,所以才假诏口谕。南后没有惩罚屈原,实则内心欢欣不已,遂让屈原回去歇息。在朝堂上见风使舵的景颇见子横得势,又匆匆赶来向南后示好。南后看在景夫人与自己的姐妹情分上,饶了景颇一次。几日后,楚国长公子子横归国,南后带百官相迎。子横表示,自己能归国多亏了屈原,所以应当好好重用他。朝堂上,楚国长公子子横被重立为储君,代父监国。子横打算即刻开始变法强国,屈原立即回禀反驳,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改革变法,而是救回仍被困武关的楚王,迎楚王回朝。两人为此争执不下,产生了矛盾。随即,子横窝火地宣布退朝。退朝之后,子横大发雷霆于屈原今日的表现。南后告诫儿子子兰,如今他已经是至尊之位,不能像父王一样处处偏袒护着屈原,这样一来会导致朝纲失衡,孰轻孰重立刻见晓。南后随即指示儿子子横,为了保住王位,应当狠下心来排斥屈原,将他从楚国的权力中心推出去。深夜,屈府。莫愁为屈原分析利弊,告诉他不应当和子横对着干。从屈原扶子横上位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新君必定不会遂了他的心意。翌日,楚宫。子横带着子兰故地重游,回忆幼时的约定。子兰却嗤之以鼻,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没想到,颇重情义的子横却还是要封子兰为令尹,并将楚国至宝和氏璧交由子兰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