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集

  梅长苏曾在《翔地记》上进行批注,尽管因腕力虚浮、字迹与林殊不同,但其中却有两个字因为是母亲闺名而有减笔避讳。虽然靖王并不知晓母亲的闺名,梅长苏依然莫名地紧张了一下。念念找到莅阳长公主,想带哥哥萧景睿离开。知儿莫若母,莅阳了解萧景睿表面虽平静,内心一定悲恸至深,想在这段时日陪伴在旁。秦般弱向四姐指明,需攻破的苏宅线人就是童路。景睿终于决定随宇文念回大楚,言豫津赶来劝阻,得知萧景睿并非一去不复返,才松了口气,乐观的言豫津劝慰景睿想开些,沉闷的景睿也一时被逗笑。梅长苏亦来送行,曾经视梅长苏为良师益友的景睿坦然说,他很难过,但并不恨梅长苏,人总有取舍,他无法强求梅长苏将这段友情看得同自己一样重,两人并无血海深仇,却再也不可能做朋友了。因国丧期未过,梁帝的寿辰办得十分简单,梁帝对收到的众多贺礼都喜爱夸赞,对靖王所送的猎鹰弓箭也是欢声大笑,却表示誉王送的寿山石最合心意。寿宴上,越贵妃的苍白憔悴令梁帝对他们母子心生怜惜,露出复宠之意。第二日梁帝身体不适病倒,靖王进宫请安,却被告知梁帝倦怠不予接见,靖王便来到静妃宫中。闲聊中靖王无意提到向梅长苏借来的《翔地记》,静妃很感兴趣,让靖王下次带来看看。四姐使计,开始接近童路。


第27集

  梁帝休养几日精神渐好,决定悄悄去东宫走走,也顺便安抚太子。不经传报,梁帝来到殿门,却听到太子在殿里纵情乐宴,指责自己。于是怒极离去,并命蒙挚封禁东宫。蒙挚认为幽禁太子事体重大,仅奉口谕难以执行,请梁帝赐圣旨,却被高湛几番故意打断。来告知东宫变故的蒙挚与靖王一起来到秘道与梅长苏商议,却等来通知他们梅长苏正在接待誉王的飞流。从飞流口中得知,梅长苏暗地里叫誉王毒蛇,叫自己水牛,靖王诧异梅长苏怎会知道皇兄和林殊曾叫过自己的外号,梅长苏却道是听霓凰说起的。蒙挚细叙了东宫被封的经过,梅长苏表示梁帝暂时还不想废太子,而蒙挚当时的请旨则相当于一道废太子的诏令,多亏高湛拦住了他。会谈结束之际,蒙挚按梅长苏的叮嘱向靖王转借《翔地记》,大感意外的靖王告诉他此书现在静妃处,自己过两天请安时再拿过来。同时誉王在听取各方卿客的建议后,对废太子一事表面上采取按捺不动的策略。皇后借由中秋家宴向梁帝旁敲测听废太子之事,梁帝气愤表示幽禁太子之心已决。次日中秋,靖王进宫请安,见到静妃异常珍惜这本《翔地记》,不由感到意外。


第28集

  静妃问起靖王的那位谋士,并叮嘱他莫忘了苏先生初初相扶的情分,日后须厚待,还特意做了双份的点心,命他带一份给苏先生。靖王总觉得其中有什么古怪、反复研究这本《翔地记》,却不得要领,备感困惑。靖王被封亲王、加五珠冠,与誉王仅差两珠,令大家察觉到朝政格局的改变。誉王悔恨万分地发现在靖王上位的过程中自己不但不曾打压,还做过推手。梅长苏心知这一次再也骗不过誉王,苏宅开始加强防卫。靖王加封后,宫里传言四起,各方面相比,靖王不输誉王,有些甚至强过誉王,皇后大为光火,誉王也开始怀疑起了梅长苏。沈追夜访靖王府邸,告知今年许多地方蝗灾接着旱灾,颗粒无收,但往年主事之人太子、誉王以赈灾之名分赃利益,沈追请求靖王务必要争取主事今年的赈灾一事。誉王、靖王在梁帝面前为谁前往赈灾一事争论不休,誉王捐银安民以挣名声,家底不厚的靖王相形见绌,赈灾一事交由誉王。


第29集

  此时,刑部破获一桩劫杀镖队的大案,查出镖队保的竟是灾情最重的岳州的知府给誉王送的厚礼。梅长苏告知靖王,他已安排好将此事传遍岳州大街小巷,从而激起民怨引起梁帝重视。梁帝令誉王不得插手赈灾事宜,改派靖王。靖王赈灾收效甚佳,梁帝和朝廷上下对其满口夸赞。在秦般弱的提点下,怒气冲冲的誉王终于意识到,“得之可得天下”的梅长苏早已为靖王所得。寻不到梅长苏的弱处,誉王决定从横在靖王与梁帝之间的赤焰逆案下手来对付靖王,并在秦般弱的牵线下与夏江合作。梅长苏亲自拜访言侯府,言侯得知梅长苏原来是为靖王效力,决定助他们一臂之力。


第30集

  言阙答应竭力相助靖王,梅长苏表示定会保言氏一族周全,交谈间言阙突然问起梅长苏是否为当年祁王府的旧人,梅长苏不由一怔。年底天冷,梅长苏旧疾复发,整夜咳嗽。童路回报,夏冬前往嘉兴关找谢玉当年的副将魏奇,魏奇却在她到达之前就离奇死了。梅长苏推测夏冬是为了屈死的夫君,想把赤焰逆案从头再查一遍,而夏江不愿与她决裂,故而急急灭口。负责打理苏宅、一向仔细的甄平发现童路与以往有些不同,梅长苏命他让十三先生多留意一下。誉王开始与谢玉筹谋联手对付靖王,谢玉已经找到掀起梅岭旧案的契机——林殊的三位副将之一卫峥并未牺牲,侥幸逃脱了。当年卫峥被药王谷的素谷主所救并收为义子,娶浔阳世家云氏飘蓼为妻,这才隐世平安过了十多年。夏江派出人手诱捕卫峥,一旦擒住卫峥,靖王必定会出手相救而激怒梁帝。秦般弱提醒夏江、誉王二人,梅长苏可能会劝住靖王营救卫峥,夏江决定使计让靖王不再信任梅长苏……悬镜司的人在郊外抓到了卫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