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

1935年12月9日。北平。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口号声打破了这座古老都城的宁静,为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反对华北自治,在地下党员刘永祥的策划指 挥下,北平各大学、中学学生纷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揭开了“一二九运动”的序幕。而我们的主人公——北平艺专西洋画科学生吴鸿运,此时却正面临着被 逼相亲的苦恼。由于不堪忍受相亲对象的凡俗与无知,他便偷偷溜出家门,跑到大街上凑热闹。游行队伍在北平学生联合会成员宋玉泉和杜晚枫的带领下冲向新华 门,向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抗议。结果,吴鸿运阴差阳错混进学生队伍,并偶遇中国大学学生高海薇,对其心生爱慕,一直围在旁边 套近乎,此举引起高海薇同学宋玉泉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在通县,刘永祥和几位同志已做好刺杀大汉奸——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主席殷汝耕的准备。他们正要行动 时却被半路杀出的苏岩抢了先,苏岩开枪行刺,打中的却是假扮成殷汝耕的护卫。保安大队胡庆豫和韩宝顺命令手下全城搜捕,刘永祥帮助苏岩逃过一劫。学生的游 行示威令当局非常愤怒,何应钦命令警察局曹局长出面疏散游行学生,阻止他们靠近军政府。学生和曹局长在新华门外谈判,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 教育局黄局长也将北平几所大学的校长召集起来,命令他们上街去劝回各自的学生,但校长们都无动于衷。万般无奈之下,何应钦只好下令,采取强硬措施解决争 端。


第2集

  游行学生与政府谈判失败,警察局决定武力镇压,长安街上乱作一团。警察四处追打手无寸铁的学生,慌乱之中,宋玉泉将表妹林曦和高海薇托付给了吴鸿运,结果林曦却被警察抓进了监狱,从此宋玉泉和吴鸿运便结下了梁子。吴鸿运的哥哥吴鸿才是北平教育局代理副局长,当他得知弟弟竟然也参加了学生运动时大为光火,对弟弟是一通臭骂,不允许吴鸿运再和那帮学生瞎搅和。逃离通县的刘永祥将苏岩安置在朋友汪昭君家中避难。但汪昭君是个戏迷,经常人来疯地吊上几嗓,这让苏岩住得很不习惯,几次三番想要离开。脱险后的当夜,宋玉泉和杜晚枫又来到党组织的地下联络处,结果却被特务跟踪,好不容易两人才从特务手中逃脱。刘永祥得知此事后,决定将以后的联络地点改为自家的书画店。为了让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刘永祥决定发动全北平的学生再来一次总罢课,给国民政府施压。29军军长宋哲元原本要做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他担心学生运动会影响委员会的成立,便到何应钦府上兴师问罪。何应钦见华北形势日趋复杂,又不愿得罪宋哲元,便借故离开北平前往南京。北平一时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留下办公厅鲍主任来收拾这一烂摊子。留守的鲍主任迫于形势的压力,只好同意与学生代表对话,但其实并无丝毫诚意,只想做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


第3集

  双方谈判得正激烈,却被冒然闯入的吴鸿运搅了局,鲍主任看出吴鸿运是个愣头青,便问他对《田中奏折》的看法。吴鸿运本就对政治一头雾水,于是胡乱回答了一句:“所谓《田中奏折》就是一个姓田名中的人上了一份奏折。”这句无厘头的回答令他在众学生面前出尽了洋相,成为了大家的笑柄,这次谈判便不了了之。学生们纷纷将谈判的失利归咎于吴鸿运,对其冷嘲热讽。为了改变自己在高海薇心中的形象,吴鸿运跑到刘永祥的字画店找《田中奏折》,经过刘永祥的一番介绍,吴鸿运才终于明白了这份奏折背后的来龙去脉。吴鸿才无意中发现弟弟在看《田中奏折》,告知弟弟这份奏折其实只是共产党编造出来的谎言。致使吴鸿运对这封奏折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吴鸿才在谈话中无意中透露,如果学生再上街闹事,警察局便会出面,以“私通共党”的名义实施逮捕。听到此事后,吴鸿运赶忙跑到高海薇的学校,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她。刘永祥知道政府不会诚心实意地和学生谈判,便决心发动学生南下,直接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北平火车站,以杜晚枫为首的南下请愿学生在宋玉泉等人的掩护下踏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警察闻讯赶来对学生痛下毒手,这些场景都被吴鸿运用相机拍了下来。四散而逃的学生在刘永祥的指引下跑到教堂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