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明朝年间,江苏被嫡小吏吴悦携子前往连云港花果山,与故交惠芳和尚交谈企盼儿子吴承恩能够读书做官、荣宗耀祖。然而,读书过目不忘、极具天赋的吴承恩,却喜欢上活蹦乱跳的猴子,想象着自己也能像猴子们一样自由自在、天马行空、无所不能。76岁的李老夫子60余年屡试不中,这一天他带着一条绳子进了考场,声言再不中第只有一死。然而,这次考试吴承恩得了头名,好友沈坤名列榜眼。落榜的李老夫子满心遗憾,却对吴承恩充满了希望[查看更多]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1-3)集 [详情]
明朝,淮安府山阳县。大才子吴承恩自幼喜爱搜集关于美猴王的传说 ,潜心创作《西游记》。当地豪绅罗万金视《西游记》为不祥之物;在科举考场,罗万金之子罗庞违反考规,吴承恩与其理论,伸张正义。罗氏父子对吴承恩耿耿于怀。 ...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4-6)集 [详情]
李老夫子舍命抢回贼二偷走的书稿,坠楼身亡。吴承恩悲痛万分,叶芸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安慰他,两人互生好感,私定终身。好友沈坤邀吴承恩一起去上府学。 ...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7-9)集 [详情]
罗万金命贼二绑架承恩的姐姐吴承嘉,欲纳为妾。罗的小妾白雪艳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便尾随贼二暗中搭救吴承嘉。结果被罗万金发现,将吴承嘉抛尸野外。幸遇姚老大路过搭救。 ...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10-12)集 [详情]
皇上听信严嵩对吴承恩的诽谤,下旨处以极刑。蔡昂与文徵明设计劝说皇上赦免吴承恩。刑场上,罗庞想尽快处死吴承恩,以免后患,姚老大与白雪艳暗中搭救。此时,圣旨到,吴承恩无罪释放。...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13-15)集 [详情]
罗庞欺压百姓,吴承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报复吴承恩贼二潜入吴家准备防火,没想一场大雨让吴家幸免于难。罗庞使出浑身解数花钱找人著书立传,自鸣超过《西游记》。姚老大与白雪艳日久生情,共结连理。贼二向罗万金禀报白雪艳还在人世。...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16-18)集 [详情]
吴承恩查出贼人乃是何莲,王长卿知道了真相惭愧不已。玉凤无罪获释,与承恩来到某村,发现当地的小孩被黄风道人抓去炼丹愤愤不平,遭到官兵的围捕。姚老大与白雪艳路过出手相救。...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19-21)集 [详情]
何莲被其舅父罗万金收留,罗庞与之情投意合,狼狈为奸。沈坤经多年勤书苦读,金榜题名。白雪艳遇到杀父仇人严嵩,刺杀未果。...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22-24)集 [详情]
吴承恩将罗家贩卖私盐的罪状,呈报县官刘熙遂。可迫于罗家的权势刘熙遂唯唯诺诺,并故意将此事透露给罗庞。罗庞得知吴承恩竟敢举报自己,命人实施报复。幸好有小猴子保护击退凶手。...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25-27)集 [详情]
猴子大闹公堂,范贾狼狈不堪。白雪艳与姚老大绑架范夫人,要挟范贾放了吴承恩。沈坤奏请皇上命其亲自审理此案。囹圄之苦让吴承恩感悟颇深,美猴王的名字"悟空"呼之欲出。...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28-30)集 [详情]
严嵩视吴承恩为眼中钉想要加害于他,幸亏被贼二发现。罗庞对吴家百般刁难,始终未能得逞。便想要拿凤毛出气,却被扎伤眼睛。罗庞手下将凤毛活活打死。...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31-33)集 [详情]
吴承恩经受住了皮鞭之苦,严嵩承诺不再活吃猴子。姚老大的白马将吴承恩驮出严府。吴承恩伤势严重,听说附近有一温泉可以疗伤随即前去。看管温泉的黄素娥竟与故去的白雪艳十分相像,众人惊愕。...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34-36)集 [详情]
吴家为躲避官府搜查,把《西游记》底稿藏在吴承嘉家。却被罗庞发现,何莲假扮逃荒难民偷走底稿。倭寇进犯,沈坤奉朝廷之命回到山阳县与吴承恩共建"乡勇军"精忠报国。 ...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37-39)集 [详情]
正当"乡勇军"围攻倭寇大本营捉拿罗庞之际,朝廷下旨命沈坤回京问罪。严嵩派人在牢中监视沈坤,并联合宫中太监阻拦一切搭救沈坤的行动。严嵩密谋处死沈坤。 ...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40-42)集 [详情]
游历途中巧遇知音,承恩与其共讨《西游记》。吴承恩与说书人告别,又碰上了死对头严嵩,《西游记》的底稿落入其手。恰逢文彭路过,一番巧言令色机智辩驳,严嵩无奈放了吴承恩。受罗庞唆使王小牛火烧吴家猴园,新任县官韩景元命捕快林成追查此案。...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43-45)集 [详情]
罗庞被斩,罗府被家丁哄抢一空。何莲来到吴家为自己的罪恶行径忏悔。皇上读了民间流传的《西游记》爱不释手,喜爱之余下旨解禁。...
-
吴承恩与西游记剧情介绍 第(46-46)集 [详情]
《西游记》刻印成书,兰婷双目失明。吴承恩奉旨进京做官,因皇后百般刁难,弃官回乡。年已古稀,驾鹤西去。 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完成西天取经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