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荣宝斋第1集剧情介绍
咸丰年间,京城有名的南纸店松竹斋的老板张仰山迎来了一个贵客,清军的直隶绿营总兵。英法联军向布防在张家湾的清军开战,郑元培出征抗敌,带兵经过老友张仰山的店里,众人一一告别。
松竹斋正在担心定的货不能按时送达到店里。直隶总督恒福召郑元培回京共议军机。郑元培对皇上的御敌之策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按照目前的布兵方针,如若开战,张家湾必将首当其冲;而此地一旦失守,通州县城必失;那样,到京城只还有一个八里桥可作防御,除此之外再无处可守。他提出应在张家湾部署重兵,与敌决战。大筑土垒战壕,由步兵据守,不出战壕一步用大炮、抬枪和弓箭杀伤洋人步兵,挫其锐气。这个想法遭到恒福的回绝。
失落的郑元培来到松竹斋,他认为现在朝廷的作战方针跟英法联军开战在所难免,他把一封家书家寄给了张仰山,以备自己战死沙场,张仰山能将其家书转交给其父亲人大。张仰山收下了信。此时松竹斋接到了内务府刘大人要求供货五千翎素白官折的定单,而松竹斋现有的存货根本无法供应,松竹斋上下都很着急。松竹斋的竞争对手茂源斋的刘掌柜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张仰山带着店里伙计林满江去接货,途中偶遇郑元培,郑元培说现在战事一触即发,建议他们走小路,于是张仰山改走小路。待三天后张林两人接完货回来,张家湾已经变成了一片荒芜。原来张家湾已经失守,英法军队占领了通州县城,其所过之处,居民死伤无数,上千妇女投水自绝。集结在此的三万清军骑步兵奋战四小时,除迎击东路敌军的瑞麟部“于未阵之前,先已溃散”外,全部战死。林满江的家人也都遇难了。在随后的战情中,八里桥战役总统帅僧格林沁亲王和郑元培先后遇难。张林两人在硝烟还在弥漫的战场中找到了郑元培的马,发现了重重尸体下奄奄一息的郑元培。张林两人赶紧把他抬出来救治。在高碑店的一个空屋子里,张仰山用比金子还贵的胡开文的百年老墨帮郑元培止住血,救了郑元培一命。
百年荣宝斋第2集剧情介绍
郑元培伤愈之后欲重新回到战场作战,临行前为报张掌柜救命之恩,留书赠画,将怀素的《西陵圣母帖》和宋徽宗赵佶的《柳鹆图》送给张仰山。
34年后,张仰山已年迈体弱,长子张梦林死得早,次子张山林做了松竹斋现任的掌柜。金陵秦淮河名歌妓秋月和华俄道胜银行主管伊万坐在马车,伊万邀请秋月共进晚餐,秋月却已和刑部左侍郎杨宪基有约。秋月不能和杨宪基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却也不接受伊万的邀请,伊万表示很不理解。秋月承认自己只是拿伊万做挡箭牌,让别人误以为自己跟伊万在一起,从而保护杨大人。
秋、伊两人的马车使过地上的一滩水洼时,激起的泥水恰好溅在了张仰山的孙子张幼林(长子张梦林的儿子)的身上。张幼林和车夫争执起来,伊万下车劝解,遭到张幼林的臭骂,直到秋月出面才将事情解决。张幼林显然对秋月产生了好感,并邀请她来松竹斋做客。潘家伙计来松竹斋要帐,嚷着要见老掌柜。蛐蛐馆里,张山林正在兴致勃勃的斗蛐蛐,张幼林和张山林之子张继林来召唤张山林回店里。病得不清的张仰山就要离开人世,他把郑元培当年送给他的那两幅名画--怀素的《西陵圣母帖》和宋徽宗赵佶的《柳鹆图》托付给了张梦林的妻子张李氏,并一再强调这两幅画是郑家的遗物,不论何时何地,永不得变卖转让!当寻到郑家后人,便要立即送还。
恭亲王奕忻对字画情有独钟,趁着张仰山病危,松竹斋生意渐下的时境,茂源斋伙计庄虎臣正盘计着贿赂恭王爷奕忻,令茂源斋顶替松竹斋承办下科考的官卷,拉拢松供货商,断松竹斋的货源。在交代完自己的遗愿后,张仰山仙逝,于此同时库房漏水,存的货都完蛋了,松竹斋上下陷入了悲痛之中。
百年荣宝斋第3集剧情介绍
张仰山仙逝后,张山林更是不管松竹斋正事,成日沉溺于玩鸟儿。潘家园屡次来要帐都要不上,于是潘家把生意转给了茂源斋。庄虎臣告诉刘掌柜潘掌柜把货转给茂源斋,但价格还得抬点儿。刘掌柜怀疑庄虎臣吃回扣,庄虎臣对刘掌柜这种说话很抵触。
杨宪基将秋月从青楼赎了出来,秋月独自前往松竹斋。琉璃厂一带的地痞恶霸左爷看上了秋月,于是和他的心腹黑三,合计着对秋月上演了英雄救美一幕。松竹斋陷入了资金周转不济的困境,茂源斋更是乘胜追击。林满江发现了是茂源斋托人找了恭王爷,给恭王爷送上了怀素北宋的摹本,于是恭王爷才私底下给翰林院递了话儿,让茂源斋抢走了松竹宅的生意。张山林听了不但不忧,反而大喜,盘计着要把家里怀素的真迹献给恭王爷,抢回生意。
张山林仍旧沉溺于斗蛐蛐赌钱儿,输了不少银子。张继林在他的影响下也不好好读书,反而是张幼林比较懂事,经常教导弟弟堂弟张幼林要用功读书,张幼林很是抵触。张李氏找林满江共同探讨松竹斋未来的生存问题。林满江指出,现在松竹斋缺少一个像样的掌柜,张李氏若有所思。
鸿兴楼里,刑部衙门官员刘光第和杨宪基在吃饭,杨宪基左侍郎手下当差的部下王金鹏也在这楼里吃饭,他嫌这嫌那,口气很大,官僚作风严重。杨宪基看不惯王金鹏的放肆举动。刘光第告诉杨宪基像王金鹏这种衙门里的小小书吏靠熟悉例案公务,挟制堂官、司官,放手作奸索贿的人多的事,而且十分嚣张,杨宪基听了十分愤慨。张山林和张幼林叔侄俩也在鸿兴楼吃饭, 张山林兴致勃勃的给张幼林细数这点菜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