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集 黄册库里琵琶曲(二)

  李善长蒙着脸会见赵冬妮,他自称是当朝丞相,当年与赵冬妮的丈夫身处同一军营,赵冬妮的丈夫因赌输了把她以二十两银子卖给了自己,说着还掏出了卖身契约给赵冬妮看,赵冬妮不愿相信丈夫如此薄情寡义,当场就号啕大哭起来。李善长掏出一锭官银,让赵冬妮好好打扮打扮等着做丞相夫人吧,没想到赵冬妮是个烈性女子,劈头盖脸把李善长一顿臭骂,李善长被赵冬妮给感动了,取下头巾让赵冬妮好好看看,自己是如假包换的李士元啊,赵冬妮激动地叫进李继儒与父亲见面,一家三口分别十七年终于团聚。正在全家团聚的激动时刻,一个当差的进来说找李继儒,说李继儒是军户,按律应该当兵,如今就是逃兵了,李善长说李继儒是他的儿子,那当差的反问李善长的户口里有没有李继儒的名字?李善长回答现在没有,迟早会加上去的。当差的让他五日后带着户籍去领儿子。李善长这下知道求着刘伯温了,他问刘伯温自己该怎么办啊,刘伯温说就领回去啊,人家都领回去了,怎么就他不行?但李善长对家里的母老虎就是怕啊,借他一个胆也不敢把赵冬妮领回家。李善长推说赵冬妮不懂礼节,所以先不能进丞相府,等学会了一应礼节后才能回家。太监将琵琶送来给高云霓,说奉皇后娘娘旨意,特请《琵琶记》原著高明的女儿高云霓前去救场。刘伯温向皇上说起李善长的烦恼事,说他家那位相国夫人是个有名的钉子户,前段时间她亲自跑到户部递交了户口供单,说自己是皇上证的婚,这户口上不能有第三个人出现,吓得李善长将供单交给刘伯温代为保管。皇上笑问难道李善长真的在外面包养了一个?刘伯温说那倒不是,但他确有一个糟糠之妻,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大儿子呢,只是不敢跟相国夫人提这事,只得亲眼看着儿子被抓走。正说着李善长气急败坏地冲进来让皇上救救他,皇上说他的当务之急就是把事情说清楚啊,但李善长说现在不能说啊,一说两边都不要命啊。皇上急宣相国夫人进宫面圣,他让李善长不要出面,李善长担心皇上为难夫人急得不得了。皇上直接就问相国夫人如果她家多出两口人,她签不签字,画不画押?相国夫人让皇上赶快打住,没有万一,她回禀皇上自己在这个事情上一向小肚鸡肠。皇上有心试试这相国夫人的胆量,他说自己有一杯毒酒,如果她胆子够大就把酒喝了,没想到相国夫人举杯就喝,李善长急忙冲出来也来不及阻止,夫妻两人抱头痛哭,皇上看他们那腻歪样受不了,赶忙告诉他们酒里根本没毒。相国夫人一听自己不会死了,转头问李善长户口还要加两人吗?李善长忙说不加不加。看着李善长那样皇上觉得自己真的没法管了,他让李善长还是去找刘伯温救命吧。李善长捧着从皇上那取来的上好龙井来见刘伯温,刘伯温抱着一只小狗骑着毛驴回来了,还说那小狗是为了李善长的事花八百钱买来的。他告诉李善长办法不是没有,就是缺了点德,他要来个大变活人,只要让李大人当着相国夫人的面一发誓就变成这只小狗,想想相国夫人该多伤心啊,到那时啥事都好商量。又是一个雨天,上朝时新靴套已经做好了,刘伯温的靴套里居然抖出了一首诗,还是一首情诗,诗被李善长看到了,大惊小怪地说这可不能藏匿不报啊。


第8集 黄册库里琵琶曲(三)

  刘伯温在早朝上慎重其事地将废纸团上写情诗的事禀告了皇上,皇上起先不以为然,待一看情诗内容怒了,说会让皇后彻查。李善长家的相国夫人为了不让夫君在自己午睡的时候溜出门,用一根绳一头拴着夫君的手,一头拽在自己手里,临睡前还要李善长发誓在外面没有别的女人,骗她的话就是小狗,李善长自然照办。夫人门一关上,刘义就按计划好的将刘伯温买回来的小狗送进了相国府,仆人悄悄将李善长手上的绳子解下拴在狗的右前爪上,安排妥当,李善长换上朝服悄悄出府去会糟糠之妻去了。相国夫人一觉睡醒一拉手里的绳却只听到狗叫声,出门一看绳子居然是拴在一只小狗身上,那小狗还端坐在相国大人的椅子上。夫人叫来仆人和丫环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早被安排好的仆人和丫环坚持说相国大人一直在书房没有挪过窝啊。一仆人围着小狗转了一圈惊叫道这小狗就是相国大人啊,让大家看这狗的眉心也有一颗痣。他问夫人是不是让大人做过赌咒发誓的事?相国夫人一听慌神了,这赌咒发誓不会这么灵验吧?第二天到了上朝的时间,小狗还是没有变回相国大人,夫人抱着小狗直发愁,总不能把小狗换去上朝吧?仆人出主意说不如托刘伯温大人给皇上送张请假条吧。一早在朝房李善长不停地打着哈欠,刘伯温取笑他这可是久旱逢甘霖啊,李善长叹了口气说可是相国夫人却抱着小狗哭了一宿啊,他是两个夫人都想要啊。废纸团情诗的作者皇后娘娘查清了,并将高云霓打入了大牢,按皇上的本意是要杀了这个高云霓的,但高云霓是即将上演的《琵琶记》的赵五娘的扮演者,刘伯温趁机找出多条理由说这个高云霓杀不得,终于缠得皇上松口那就不杀吧,刘伯温赶紧下跪大喊“谢主隆恩!”刘伯温说和这个高云霓之父高明是好友,在此他替好友谢过皇上。相国夫人抱着小狗来找刘伯温帮忙,刘伯温一见小狗就说这就是李善长大人啊,刘伯温说大人见夫人怕呢,让他把小狗抱到隔壁和相国大人说说话吧。于是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人在隔壁一问一答,相国夫人呢就坐在门外听着,听到愤怒处相国夫人大吼一声,刘伯温赶紧让李善长不要开口了,光让狗叫,然后刘伯温就说看来有她在李大人变不回人了,不如现在先把小狗送到赵冬妮那里,到那里小狗立马就变成人了,相国夫人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呀?刘伯温有板有眼地说因为赵夫人没让大人发誓变小狗呀。然后又建议相国夫人将李大人和赵夫人一起接回府,估计李大人就不会变成狗了。一听又说到了这个敏感的话题,相国夫人哭着说自己得好好想想。一部《琵琶记》把相国夫人看得热泪盈眶,顺带着也想通了李善长和赵冬妮的事,戏看完,她将小狗交给刘伯温,让他带到赵冬妮那里,她呢现在就回家替他们准备洞房去。刘伯温打铁趁热掏出户口供单说得把赵冬妮和李继儒加上,相国夫人爽快应允。皇上下了圣旨命令刘伯温即日搬入新府邸,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居,刘伯温叹道都道是君心难测,谁知道是福是祸啊。转眼圣旨到,皇上下旨将高云霓赐给刘伯温为妻,圣旨到花轿随后就到,由不得刘伯温不接旨。高云霓自己把头盖一揭,她说皇上管天管地,还想给她来个包办婚姻,提笔就写离婚协议。相国府敲锣打鼓地迎回了李善长和赵冬妮,相国夫人亲自到门口迎接,胡惟庸送上小金佛贺喜,李善长终于得偿所愿。


第9集 洗冤解字故乡情(一)

  一路青山绿水刘伯温带着刘义踏上了回乡之路,刘义又担又扛的好不辛苦,不免埋怨老爷不肯让县衙出顶轿子送他们一程。休息打尖时,刘义向刘伯温打听老家该有不少亲戚吧?他担心自己磕头认亲又得一番辛苦,刘伯温笑着对他说,有些只有几岁的小孩,论辈份刘义该磕头叫爷爷呢。刘义顿感吃亏,嘟囔着早知道就不认他当爹了,刘伯温笑道不是皇上多事,他还不想有这儿子呢,他要不愿意叫爹可以叫别的。刘义说以后就叫先生。  刘伯温回到儿时念书的村庄,众乡亲纷纷下跪磕头大喊恩人,因为大明开国各地都加了税粮,唯青田县因着刘伯温的功劳免加,乡里乡亲都感激不尽。在接受了村民的热情款待后,刘义背起行李跟着先生继续赶路,但那官道破烂不堪,刘义走得歪歪扭扭象喝醉了酒般还摔了好几个跟头,顿时怒了,说要把县太爷找来打屁股板。就这么一路泥泞地刘伯温走回了家,县太爷在水路旱路都留了眼线,是既没看到官船也没看到官轿,压根不知道刘大人是怎么回来的,这边没等到人,刘伯温的信到了,特意关照县太爷走路去南田见他。刘伯温回到老家和族长们商量着续族谱、修祠堂的事,并让他们有事尽管开口,族长们说此地近海时常有海寇入侵,又指不上官府守军,刘伯温提议他们还得加强民防。正商量着,知县终于走到了,刘伯温问他这一路走得可辛苦?他问县太爷平时为何不维护修膳官道啊?县太爷推说上面拨款太少,杯水车薪,修了也跟没修一样,本地富户则吝啬守财,无心公益。刘伯温说他有办法筹款,但需县太爷全力配合。县太爷贴出告示,说刘伯温省亲途经九都岭,屡见异兆,顺观风水发现多处有巨财奇宝埋藏,如有发掘者,钱财尽数归己,奇宝以祥瑞上报朝廷,另有赏赐。告示引起一片哄动,加上刘义搂着一片破席子、一个破碗来到县衙前和县令唱了一出双簧,看热闹的人纷纷挖宝去了。眼看着全民挖宝,众乡绅坐不住了,联合去县令去煽风,说由他们集资修路,挖到宝贝则归他们,并承诺不会少了县太爷的一份。表态不会让县衙承担任何费用,双方签字画押后,这个一直烦扰着县令的修路难题算是被刘伯温智解了。村里的傻姐看上了刘义,整天追在刘义屁股后面要跟他结婚,刘义烦不胜烦。幸遇带着孙子来向刘伯温请教篆刻工艺的七叔公解围。


喜欢看“神机妙算刘伯温”的人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