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集 为民请命达天听(二)
这好好的一家人就这么只剩下了孤儿寡母的,皇上听了蒋玉贞的故事直替他们的遭遇打抱不平。突然想到问蒋玉贞是何方人氏?蒋玉贞告诉皇上自己是太原府长都县的,而那个恶人就是皇上的亲外甥王庆,所以各级衙门都不敢接她的状纸。李善长称病在家,诚心躲避王庆的案子,没想到王庆却亲自来到了李善长府上求他救命。 皇上也在犯愁这桩案子该怎么办?李善长建议皇上采用拖延政策,从此不提这事,但皇上知道刘伯温头一个不答应啊。蒋玉贞见案子一直没进展,知道事涉皇上,刘大人也是有心无力,决定要带着女儿离开刘府,刘义和管家正挽留着,刘伯温回来了,他对蒋玉贞说这一离开他的良心可就一辈子不安了。话说这王庆一撅屁股去了京城,留下郝青田那后妈独守空房,一日县太爷哼着小曲上了寡妇家门,捎来了王大官人专门从城里带来的玉壶春,并说书信里说对她可是朝思暮想呢。寡妇留县太爷一起享用,县太爷可知道这哪是玉壶春,这是索命的酒啊,留下酒即匆匆离去。王庆背着皇上带着特产去看望皇后,朱元璋明白是王庆来过了,和马皇后一起忆起老姐姐在世时对自己的好,不禁感慨万分,但如今王庆是摊上大事了,背负着两条人命啊。刘伯温明白事涉皇上想要帮蒋玉贞翻案真的难了,他准备了些银两让蒋玉贞找个地方安身立命吧。蒋玉贞质问刘伯温,他们一家人两条命就值这些银两吗?刘大人的官身良心就值这些银两吗?刘伯温气血上涌,决定明日早朝再替她作最后一争。翌日早朝皇上宣布退朝,但刘伯温却声称有本奏,李善长拼命阻拦,但刘伯温却坚持要奏,皇上无奈说他要奏什么自己心里都清楚,刘伯温恳请皇上降旨,自己愿意亲临勘察,如果查不出来自愿辞官。刘伯温来到长都县衙传郝张氏过堂,但县令告诉他郝张氏已死,仵作说是饮酒过量而死。县令又找了三个证人,证明郝青田与上吊女子常年通奸,但证人的话经不起刘伯温几番推敲,词穷之下,证人们都承认自己是被县太爷给逼来作证的。为证明县太爷说郝青田和上吊女子长期通奸是在说谎,刘伯温决定开棺验尸,证明上吊女子的清白。王庆来到宫中跪在朱元璋面前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大打亲情牌,让舅舅看在他娘亲的份上救他一命。朱元璋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外甥,气得一脚踢翻了王庆。李善长看着他们闹成一团,主动请命说此事就交由他来办。 县令决定赶在刘伯温开棺前先下手为强,他关照稳婆子,等尸体挖出来记得把女贞弄破就可以收钱走人了。刘伯温和刘义在暗处静候他们刨出尸体立即现身,县令被抓了现行,只得跪地求饶。刘伯温将县令带到了京城,却日日在自己府里陪着他枯坐,他不明白刘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刘义跳起来骂他笨蛋,他们大人可是在救他的命啊。此时李善长和胡惟庸也正算计着要了县令的命,只要他一闭嘴此案真的就死无对证了。他们见刘伯温府里看守严密,下不了手,于是请皇上降旨,将人从刘府提走,看着皇上亲下的圣旨,刘伯温只有叹气的份了。
第23集 为民请命达天听(三)
蒋玉贞状告王庆案开审,皇上亲临公堂,按大明律民告官不管是非,先打原告二十杀威棒再问话,蒋玉贞不怕皮肉受苦,坚定要告,刘伯温故作为蒋玉贞求情,说她一介女流之辈这杀威板子能否就免了?皇上不知有诈,还说既有法条,就不得因人而异,这杀威板子还是要打。刘伯温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经乐开了花,他要的就是皇上这句话。公堂上李善长不停地在拖延着时间,他不知道胡惟庸那边事情可已办利落,心里七上八下的。蒋玉贞告王庆通奸谋财,谋害二命,李善长问王庆可认罪,但王庆矢口否认。李善长让蒋玉贞拿出证据,蒋玉贞说王庆与公公续弦私通街坊邻里皆知,但因惧怕王家势力无人敢出面作证,李善长立即让人记录在案“通奸无证”;再问蒋玉贞可有王庆杀人证据?蒋玉贞说公公疑是中毒而死,但县官拒绝勘验。刘伯温提议提长都县令到堂一审,衙役来报长都县令刚刚在提调房自尽身亡。线索到此似乎又断了,刘伯温心道这县令没死在锦衣卫却死在提调房,李善长果然老奸巨滑,把自己的责任推了个干干净净。王庆趁机反响蒋玉贞一口,说她诬告自己。蒋玉贞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无论如何也告不赢王庆,她哭着让王庆等黑白无常来索他的命,到阎罗王那再与他们一家三口对质吧,刘伯温来不及阻止她已经狠狠地撞在了柱子上晕了过去。刘义觉得他家先生这回是当了缩头乌龟了,不敢为民请命,在公堂上唯唯诺诺,他梗着脖子说自己对先生很失望,刘伯温故意转身就走,刘义立马明白他家先生这是有了办法了。早朝一开始刘伯温就高喊“臣有本奏”,所奏自然又是王庆通奸杀人一案,皇上听得直皱眉头,李善长在旁急道此案三审已经结案,怎么又旧事重提?刘伯温横下一条心,自己当原告,状告皇上,告王庆犯法、皇上袒护。说着跪下从袖筒中取出诉状,问皇上敢不敢接?刘伯温说自己知罪,甘愿一死也要恳请皇上接下诉状。皇上无奈接状,随后宣布将刘伯温押入天牢,因宋濂求情,皇上才准刘伯温回家听候处分。才一下朝,皇后就听说了皇上要杀刘伯温的消息,皇后着急劝告皇上这杀了刘伯温可就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而杀了王庆对不住的只有他那死去的老姐姐,孰轻孰重让皇上自己掂量,再说了这王庆要不是他的亲外甥,这到底该不该杀皇上应该心里清楚。皇上当然清楚谁是谁非,向着王庆无非也是念着姐姐的好,这心里还是觉得亏欠了蒋玉贞,晚上做梦都梦见阎王将自己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吓着满头满脸的汗跳醒过来。皇后娘娘亲临刘府看望蒋玉贞,刘伯温掏出长都县令的供状交给皇后娘娘,求她转呈皇上。其目的还是要皇上重审案子,皇上一看勃然大怒,说自己原本还觉得亏欠了他,现在还不乐意了,他刘伯温逼人太甚了,说完皇上还不解气地狠狠踩了两脚信纸。
第24集 为民请命达天听(四)
朱元璋决定重审蒋玉贞一案,因刘伯温是原告,皇上是被告,这案子还得身为丞相的李善长来审,李善长眼见无法推托只得硬着头皮接这烫手山芋。案子开审,依律臣告君也属以下犯上,二十杀威棒也得打,刘伯温愿挨,但李善长左右为难,问皇上,皇上说自己是被告,哪有被告要求打原告之理,李善长转而把球踢到刑部尚书处,说这是刑部的事他不好越俎代庖。看他们打人的推来推去,挨打的刘伯温倒是急了,不停地催促他们,蒋玉贞大声说刘大人涉案因她而起,她愿替刘大人受罚,李善长问蒋玉贞状告皇上有无证据?刘伯温赶紧掏出一份卷宗大喊证据在此。 皇上宣王庆上堂,让刘伯温问话,刘伯温问王庆嘴上的伤因何而来?王庆说是吃东西划破的,刘伯温坚称那是被人咬所致,只因王庆欲调戏那女子,女子羞愧上吊,而王庆则反诬女子与郝青田通奸。王庆说那女子长期与人通奸,但刘伯温说那女子至死还是一名处女,他曾到长都县亲自开棺所验。皇上催刘伯温把证据给他,但刘伯温说此案涉案面广,牵涉到不少官员,此县令也涉案颇深,恳请皇上赦他家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刘伯温将证据呈上,皇上一看之下大怒,说这吏治已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但王庆和李善长叫嚣着县令已死,单凭此信已不足为证,刘伯温大声喊道“带人证!”来人竟是当日开棺验尸的稳婆,王庆一见稳婆就知道大势已去,他一下全招了,他说自己是贪财了,是渔色了,但人都不是他杀的,他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啊。刘义上堂呈上从长都县令家中搜出的王庆亲笔书信一封,信中嘱咐县令用毒酒毒死郝张氏,可惜县令毒死郝张氏后未烧了此信而是藏到了地窖里。皇上怒斥外甥,自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证据确凿让他怎么饶?李善长灵机一动,说记得长公主府上应该有皇上亲赐的铁券丹书,那是免死牌啊,皇上顺坡下驴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李善长赶紧说发配充军两千里外,遇赦不回。但刘伯温反问长公主府有几部铁券丹书?一部丹书只抵一命,但此案涉及五条人命啊,敢问是要抵哪条命呢?大家都在逼着皇上表态,皇上终于下定决定杀王庆。刘伯温真心诚意地跪地大喊“吾皇万岁,万万岁!”皇上则赦刘伯温无罪,明日恢复早朝。行刑之日,李善长、刘伯温亲自监斩,可到了午时三刻还是不见人犯入场,李善长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令刘伯温心里直打鼓。犯人押到了,但披头散发无法见其真容,李善长说皇上已验真身,立斩!但刘伯温心知被斩之人根本不是王庆,面对蒋玉贞的跪地感谢心感惭愧。刘义偷了刘伯温的牌子进宫找皇上,被一帮太监教训差点吃了大亏,幸得马皇后及时赶到救了他。他说有要事要找皇上,他可是救过皇上的命的,有些事要找皇上评评理,这李善长法场调包算怎么回事啊?马皇后说会帮他转告皇上,看他还算讲义气,决定送他点东西,转身拿了一双亲手做的鞋送给他,又拿了刘伯温送来的青田石雕桃子让他带回去,顺带裹了几颗枣子,刘义谢着赏,心里却直嫌皇后娘娘抠门。刘伯温一见东西就明白了皇后的意思,那是让他早点逃啊!刘伯温立即起草文书向皇上辞官,但皇上不准,但准他返乡省亲,时限七个月,随时听召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