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集

  两人不说话,但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还是苏丹先乐了,讽刺李姿为他和女主持人喝一顿茶,差点跟人家总编动手。李姿真的动手了,一把就把苏丹打转椅上了,怨恨他半个月人间蒸发。苏丹拿起相机就连拍,原来李姿吃起醋来才是最有风情的时刻。李姿索性打个痛快,还说这是苏丹说过的,不痛快就打他,苏丹痛并快乐着,大喊她前夫一定是被她打跑的,也许已经变残疾人了。打闹间,二人发现,两个星期的分离几乎要了他们的命,那是真正的爱情考验。苏丹再次拉李姿去发泄,这次是攀岩馆。李姿争先恐后地爬着,惟恐苏丹超越。但是她爬到顶才发现苏丹不见了,惊慌之下,李姿尖叫一声摔了下来,正被早已下来的苏丹接住。李姿哭骂苏丹算计她,但苏丹认为他永远救她的那个人,他愿意救美一辈子。二人约定,明日天不亮,就去报社印刷厂去堵“小右”。张冬梅半夜惊梦,梦到王秀芝死了,还在喊“小右”,张冬梅脱口而出叫妈。张母赶来,抱住张冬梅,姜天宇也过来,连张父也坐轮椅过来了。张母发现张冬梅发起高烧。原来,她为了多卖报纸,还崔四清的钱,两个星期拼命卖报穿破了两双鞋。姜天宇含泪说,让妈妈休息,第二天黎明,他去拿报。黎明前的黑暗里,卖报的人在分拣报纸,苏丹和李姿分别赶来,把住了印刷厂的大门,但是他们却没有找到张冬梅。迎着黎明的朝阳,姜天宇戴上了妈妈的小红帽,背着书包穿梭在人群中。崔四清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直接贴寻人启事找张冬梅,她和卖报的姜天宇擦肩而过。崔家的儿女们再次归来,一个个都非常失望。崔四清的小广告没消息;李姿没堵到人;崔红兵敷衍自己业务忙,但保证下次拿出一块豆腐块的版面,专门打找“小右”广告;崔跃进说连派出所也不知道张家搬哪里了;林小玲抱着孙女过来抱怨他们瞎忙,或许“小右”早就夭折了,八个月早产,都说七活八不活。老太太憋半天气,终于口吐鲜血,大吼:闭上你的乌鸦嘴。崔家人都慌了,“小右”要了老太太命了。


第20集

  但李姿说,跟老太太的命比起来,所有的物质都没有价值,何止一个版面的广告费。苏丹认为李姿彻底变了,从认为钱能带来一切,到拿一切来拯救生命。李姿反问苏丹,那还说什么,如果政治上道德上没有问题,报社就应该原样刊登。苏丹衡量半天,说这广告或许是一道道德考题,他终于签发了版面,还跟总编要了晚报的头版。张冬梅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印刷厂取晚报的时候,发现放学的姜天宇早已经开始叫卖了。张冬梅听说儿子天不亮就去卖都市报,一放学又卖晚报,孩子还懊悔自己白天上学,没法继续卖报。张冬梅心疼地抱着孩子哭了,因为像姜天宇这么大的孩子,还都被父母像宝贝一样地捧手心里,而儿子却要担起生活负担。张冬梅接过了孩子手里的报纸,要他回家安心学习,不然她都没资格当妈了。可是当张冬梅接过报纸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报纸头版上登着李姿找“小右”的承诺。张冬梅愣那里了,看完后感到都站不住了,靠到电线杆上,充满犯罪感。但怕什么来什么,更大的刺激来了,张冬梅发现每根电线杆上都贴着崔四清寻她的小广告,还贴着她的照片。张冬梅慌张地把一大摞报纸都扔地上,她一张一张地撕着小广告。不放心跟来的张母看着,泪流满面,张母抱起地上的报纸叫卖着,她知道,每卖一张报纸就增添一份失去女儿的危险,可是老人还是在狠心叫卖着,因为每卖一份报纸也减轻女儿一份负担。姿在办公室电话接不迭了,苏丹赶来,说今天的编前会上,大家对头版登广告反响很大,都说这广告可以当做现今社会道德的试金石,考验人们对金钱的看法。李姿一听,大骂人心全都钻钱眼里去了。她果断拔掉了电话线,也证实,凡是来联系她的,大都先问她的许诺如何兑现,落实她到底有多少钱。而那个真正的“妹妹”却如石沉大海,就是不露面。


第21集

  院长证实,那孩子被领走时七岁,被一对不孕夫妇带去了郊区县。李姿惊呆,那地址正是徐凤身份证上的县镇,可是她身份证上的年龄对不起来,她的实际年龄应该比李姿小五岁。李姿更加疑惑,她要立即去落实徐凤。徐凤现在很被动,因为崔伟已经完全可以代替她,把每周一个版面的业务跑完,崔红兵不想养吃闲饭的了。徐凤哀求他,就是冲她长得像李姿也该留下她,说不定她真的就是“小右”,崔红兵一听更加惊慌,决议让她走人。李姿赶来,徐凤跪求李姿,让崔红兵不要开除她。李姿问她的年龄,徐凤为让自己留下来,先是说自己其实才三十多岁,后又说父母为掩盖婚后十年不孕丑闻,收养她后把她年龄改大五岁,骗乡邻说是亲生的,但是等到他们生了自己的孩子后,就开始虐待她。徐凤真真假假的诉说,让李姿更加混乱。崔红兵让李姿不要相信她,因为徐凤从头至尾就没句实话。但是李姿却从徐凤那里证实了一点,她七岁之前,一定在福利院待过,因为徐凤说的偷槐花吃的那棵槐树还在,跟李姿见过的一致。李姿立即把这一重要的消息告诉老太太,不过王秀芝却当真老糊涂了,不相信任何人找来的新线索,仍旧咬定张冬梅就是“小右”。李姿提醒她,张冬梅不是说她是私生女吗。难道是王秀芝私生的。但王秀芝仍旧顽固地认为,她从孙媳妇那里刚学了个新词,叫“第六感应”,她感应张冬梅就是她的孩子。《女儿隔空洒大爱延续养母心愿》又一次让李姿寻妹妹引起关注,张冬梅从报纸上看到李姿救助孤儿,还把所有孩子当成“小右”,要助养他们,还说此举是延续养母爱心,也是给生母的最好良药。张冬梅感动之余,心里特别矛盾。她多次拿起电话要给李姿打过去,又怕伤养父母的心,硬是忍住了。但姜天宇写了一篇关于“大爱”的作文,他写了母亲一个人撑起一个破碎的家的故事,那是心中有大爱在支撑。张冬梅看后很惭愧,觉得自己不理会崔家呼唤就是对不起“大爱”那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