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集
大堂之上,宋慈胸有成竹,一一指出了原案的破绽;吴知县大汗淋漓,竭力狡辩,最终还以血衣为证。而宋慈却说本案最大的破绽也正是这件血衣。继而以无可辩驳的逻辑推理,道出了这件血衣的来历:原是一位慈母不忍心儿子再受酷刑而亲手制造的一件假证。宋慈条分缕析,层层推理,最后结论是王四溺水而死。吴知县拼死力争,说宋大人所言不过是推断,并无证据。宋慈下命开棺验尸:人被杀死后抛尸水中,鼻息全无而沙土进不得颅内;而生前落水溺死者,水中挣扎,鼻息取气,必然吸入沙土——取出死者骷髅,以热水自脑门穴灌入,随即流出,果见过滤用的白布上有一小撮河中细沙……此案真相大白:王四致死本无凶手,而曹墨蒙冤却是知县恶意所为,依大宋律,知县吴淼水就地罢官。未几,却因西湖边一个小小的插曲,宋慈突然请命离京,执意要到外省任职,此举之迷,直至十六年后宋慈重返京城才得以解开……
第12集
李家祖上本是望族,到了李唐一代,却家道衰败,夫人和氏和小妾柳氏对整日靠变卖家产过日的丈夫时有怨言。岳父和魁六十寿辰,李唐和大娘子和倩娘同去贺寿,李唐取出一把匕首给小妾柳絮儿防身。柳絮儿胆小没敢接。和倩娘好言劝其将刀放在枕下壮胆。寿筵罢,和魁将女婿一顿训斥后慷慨资助三百两本钱,供女婿开酒店用。为绝女婿退路,逼其进取,翁婿签下契约:三个月内不能酒店开张,女婿得向岳父让出祖传的庄园。当夜,李唐心挂小妾而带着三百两银子连夜赶回;大娘子倩娘却被岳父强留在娘家。夜半四更,李唐大醉而回,说已将柳絮儿卖进了窑子,并出示了三百两卖身银。柳絮儿闻言泪如雨下,一脸恨色地从枕下抽出那把匕首……宋慈经不住夫人玉贞催促,一早起程同回京城去祝贺岳父荣升。马车尚未出城,却遇李唐被人刺杀身亡。
第13集
半夜出逃的柳絮儿被捕头赵追回,大娘子倩娘听到后也从娘家匆匆赶回。现场遗落的匕首成了柳氏杀夫的证据,和氏也一口咬定柳絮儿心狠。柳絮儿百口莫辩,当场晕倒。宋慈为其把脉,却另有发现。英姑拿着宋慈为柳氏开的药方去药房抓药,一问,才知宋大人开的原是保胎药。既然柳絮儿怀有身孕,谋杀亲夫的动机便不能成立。宋慈和英姑一起推案,结论是谋杀李唐者设下栽赃柳氏之计。和员外来访,万般恳请宋大人为其女婿报仇,言词间却泄漏出案发当晚其女倩娘情有异常。为解开那把匕首之迷,宋慈和英姑进牢提问柳氏。柳氏却说其实真正把匕首交到她手上的是和氏。和氏有明显的作案动机,但案发日其人留宿娘家,却没有作案时机。宋慈断定和倩娘另有帮凶。借茶楼监视李府,果然见一男子鬼鬼祟祟进入李府,可马上又被倩娘用门闩赶了出来,宋慈一看那男人,竟是前日压价收买过李府家产的旧货店老板贾仁。
第14集
正当宋慈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捕头赵兴奋地闯了进来,交给宋慈一支玉簪。宋慈讯问贾仁,贾仁说是案发日李大娘子失落在他家门前的。贾仁的证词证据和和员外漏嘴的证言,无不印证了和氏半夜潜回作案的事实。宋慈于是便放了柳氏,而将和倩娘捉拿归案。大堂上,和倩娘虽然矢口否认案发日回过家,却说不清自己的玉簪怎么会失落在旧货店门口。正当和倩娘百口莫辩之时,柳絮儿却来为和氏伸冤。柳絮儿出示了一包倩娘亲手缝制的婴儿衣衫,使倩娘因嫉恨柳氏怀上身孕而杀夫嫁祸柳氏的作案动机荡然无存。为解开玉簪之迷,宋慈带着和倩娘到旧货店,按着贾仁的证词,将和氏跟踪李唐的场面作了演示,贾仁说是先听到脚步声而后才看到和氏身影从门前闪过。宋慈恍然大悟:谜底就在男女有别的一双脚上!
第15集
命案扑朔迷离,宋慈夜不成寐,夜月下,鬼使神地差来到库房,却见英姑埋头在库房角落里阅着尘封案卷。为解开那支玉簪之迷,宋慈赶到和家镇和员外府上,却意外发现严家厨娘竟是大脚。经追审,老厨娘却道出一桩怪事:案发夜,戏班男优曾穿着女装夜半潜出严府。捕头王赶到男优住处,却发现男优已悬梁气绝。经检验,宋慈识破男优是他杀。由此,一位道貌岸然的父亲处心积虑,杀婿祸女,欲霸庄园的案情浮出水面。进而一份陈年案卷又揭开了和魁三十年前谋杀和氏生父的悬置血案。然而在大堂之上,作为受害人的和氏却无法接受几十年认贼为父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