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分集剧情介绍 第13集

  黄炎培找到蒋介石,力陈民营公司尤其是卢作孚的民生船运公司在大撤退中的卓越贡献和为国牺牲的精神,请求政府予以表彰。

  黄炎培到了重庆,继续积极从事职业教育活动,为抗日救亡奔走,鼓动成立了以救助难民为宗旨的“永川纸制品厂”;联络工商业企业家成立了迁川工厂联合会,推选抗战初期勇炸日本“出云舰”的上海实业家胡厥文担任会长。

  黄炎培指示在上海的中华职业学校,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敌伪政权不让升国旗就坚持精神升旗。

  黄炎培邀请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参加“星期讲座”,周恩来到了重庆巴蜀中学,向爱国青年们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指出‘笔战是枪战的前驱,也是抗战的后阵’。周恩来与黄炎培商量,利用中华职业学校在上海的留守力量,开办了对上海的爱国青年进行爱国教育的“现代知识讲座”短训班。

  黄竞武受邀担任周恩来的临时英文翻译,使他进一步了解共产党人的胸怀。

  从上海归来的庄子云向黄炎培汇报上海办学的情况,带来王纠思的问候,黄炎培思念起了跟自己四十多年贤妻。1940年12月22日,五十九岁的王纠思患脑溢血在上海去世。黄炎培声泪俱下写了几首悼念亡妻的诗篇。

  震惊世界的‘皖南事变’发生,周恩来在参政会上愤怒揭发国民党顽固派的罪行,让黄炎培为国家的命运感到十分痛心。


黄炎培分集剧情介绍 第14集

  黄炎培到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拜访周恩来,对新四军将士的不幸表示慰问,周恩来向他说明了团结的力量。只有各个党派联合起来,才可能为实现民主做出努力。不久,在周恩来和南方局的支持下,黄炎培和左舜生、章伯均等人在重庆创建的、由三党三派组成的“民主政团同盟”秘密成立,并担任首任主委,蒋介石闻听此消息十分不满。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间谍井野修找到了坚守职业教育学校的杨承启,逼他出任伪政府的教育会长,杨承启明确拒绝。井野修又去威逼教育界的顽固派辜守诚,辜勉强答应后又觉得自己是不能当汉奸的,想携妻逃走,被堵在门前的汉奸挡了回去。在上任前夜自缢身亡,让井野修感到了震颤。

  蒋介石为了应付美国政府做了一个实施宪政的姿态,成立了“宪政协进会”,黄炎培被推选为宪政实施协进会的召集人。黄炎培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参与黄炎培分集剧情介绍 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多次宪政座谈会,呼吁政府实现民主。

  年过花甲的黄炎培奔走国事,寒舍孤影,让儿女们非常挂念。独身两年后,在同事们和儿女的劝说下,一九四二年黄炎培和大厦大学的才女姚维钧结为夫妻,此后,姚维钧成了黄炎培生活和事业上重要的帮手。


黄炎培分集剧情介绍 第15集

  在迁川联合会举行的黄炎培分集剧情介绍 第七次宪政座谈会上,一位旁听的群众跑上了台,痛陈了日本侵略给国家和自己带来的伤痛,说到激动处,给在场的参政员跪下,恳请他们向政府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黄炎培深有感触地说:再不实行民主就要亡国啦!

  周恩来把参政会成员请到了八路军办事处,转达共产党提出的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的主张,提出成立由各界代表、各民主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的主张,让黄炎培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

  在延安,周恩来告诉毛泽东重庆方面有一批民主人士,在积极地调停我们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说:蒋先生未必会听他们的,但民主阵营的实力大了,对于蒋介石的独裁政治会有制约作用,我们应该大力支持。中共在重庆的代表王若飞把《论联合政府》送到了黄炎培的家里。黄炎培连夜读了这篇文章,研究共产党的立场。

  黄炎培和褚辅成召集了部分国民参政会的会员,产生了亲自到延安去考察的念头。黄等七人会商于中央研究院,商定了三条意见。准备提交给蒋介石,王世杰反对将意见交给蒋介石,认为必引起蒋的不满。王云五有些动摇,认为即知要碰壁,何必去碰呢?黄炎培则认为,碰壁也要碰到再说,壁还没见到,掉头就跑是不可取的。

  黄炎培和其他几名参政员,几次向蒋介石提出申请,参政会秘书长王世杰百般阻挠。蒋介石设宴请参政员们,席间,拿出一种叫做“功德杯”的酒具,含沙射影地提醒各位参政员不要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