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集
因为杨邑撂挑子,章旅长派出了刘团长到淮上支队进行教导。刘团长先进行了军事体能的测试,郑团长推出了陈三川,刘团长对他进行了武装奔袭测试,陈三川完成得十分出色。刘团长本想让和陈三川同乡的李万方邀请陈三川加入国民党,没想到陈三川在擦枪时走火,不小心打到李万方,李万方当场身亡。几个教官联名上书给章旅长要求严惩陈三川,章旅长准备趁这一次给淮上支队一点颜色看看。如果公审时淮上支队不愿意杀死陈三川,就是共产党不愿意继续合作,他也就有理由在共产党寻求帮助时按兵不动。陈三川要被押解到杜家老楼接受国共两党联名审批,郑团长不忍心让陈三川白白送命,暗示陈三川可以逃跑,陈三川含泪与郑团长道别。陈秋石回到了故乡,看到被焚烧后的满目疮痍,跪地痛哭。陈秋石找到自己家唯一幸存的叔父,得知当年就是土匪董占山逼得他全家灭门。而董占山现在在山城里当了汉奸,陈秋石答应叔父自己一定会把董占山带到自己父亲的坟前把他剐了。叔父告诉陈秋石,他的老婆和儿子可能还活着。陈秋石一个人在陈父墓前扫墓,赵子明来看他,陈秋石突然和赵子明打起来,两人打完后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赵子明对自己那天晚上打了陈父一棍子很愧疚,陈秋石告诉赵子明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可能活着,赵子明答应他自己一定会想办法发动所有力量帮他找到他的老婆和孩子。陈秋石不愿意给部队抹黑,虽然很感谢郑团长,他还是独自前往了杜家老楼。在路上陈三川回想起李万方给他上课时的情景,李万方从望远镜里看到万大叔和黄寒梅在一起说话,暗骂他们是对狗男女。陈三川很生气,在下课后去找到万大叔,万大叔告诉陈三川自己是喜欢黄寒梅,但是黄寒梅不愿意。黄寒梅想下山去帮陈三川说情,老万陪她一起去。两人在下山路程中遭遇了一小队日军,老万为了让黄寒梅能够逃走,拉响了手中的手榴弹。
第17集
陈秋石手下的冯助手和淮上支队的祁团长发生了冲突,幸好陈秋石及时赶到。陈秋石这才意识到,即使是八路军和新四军之间也是存在摩擦的。袁春梅被派往西华山郑秉杰的三团,临走前,她找到陈秋石,告诉了自己坚持一定要和他来大别山的原因。陈秋石告诉袁春梅,他的老婆和儿子还活着,他亏欠他们太多,自己要去找他们,他骗过袁春梅一次,不能骗她第二次,袁春梅黯然离去。陈三川在赶往杜家老楼的路上遭遇了一小队日军,手无寸铁的他被带走,他在半路上逃跑了。相互扶持着下山的老万和黄寒梅听到了日军追击三川的枪炮声,急忙追了过去。陈三川在逃跑过程中不小心绊倒,摔到了一边,老万和黄寒梅和日军打了起来,但很快他们就落于下风,并被刺中。最后老万牺牲自己拉响了手榴弹和日军同归于尽。章旅长知道了郑秉杰特意放走陈三川,在会议中提出这样他们就有理由在秋后反扫荡中不与共军合作。袁春梅到了三团以后,郑秉杰就把陈三川的资料给了她看,袁春梅认为陈三川不应该白白送命,应该全力拯救他。此时韩司令派人找到郑秉杰,要他以最快速度赶到杜家老楼。韩司令很愤怒,大骂郑秉杰是破坏抗战,差点当场枪毙他。郑秉杰表示他愿意为陈三川去死,愿意代陈三川受审。就在此时,陈三川推着黄寒梅赶到杜家老楼,大喊救救他娘。陈秋石此时也赶到了,黄寒梅认出陈秋石就是她的丈夫,握住他的手,把陈三川的手交到他手上。陈秋石答应黄寒梅,他们淮上抗日支队一定会保护好陈三川,不会把陈三川的命交到国民党人的手里,让黄寒梅一定要坚持住。但是黄寒梅还未来得及说出真相,就离开了人世。陈三川悲恸大哭,周围的人看见这一幕,也不禁动容。大家为了解救陈三川在一起开会,陈秋石认为不用担心开公审会。只要死死咬住他是擦枪走火误杀了李万方,再派个伶牙俐齿的人为陈三川辩护,公审会也不足以为惧。
第18集
公审会正式召开,在国军方宣读公诉后,底下民情激愤,纷纷要求枪毙陈三川,为李万方报仇。袁春梅辩护称,陈三川只是在擦枪时走火,并非故意杀人。国军军法处处长称陈三川与李万方曾经发生过摩擦,而且陈三川是个神枪手,弹无虚发,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错误。袁春梅一定要国军方拿出证据,刘处长说那就把陈三川叫出来对簿公堂。章旅长和刘处长都肯定陈三川已经畏罪潜逃,正在争吵之时,袁春梅要陈三川上了法庭。在陈三川上来以后,袁春梅开始历数他的战功,并让陈三川当场脱了衣服,让大家看他身上的伤。陈三川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是个战斗英雄。还说明,淮上支队的首长让陈三川独自一个人前来杜家老楼,他在路上遭遇了日军小分队,他的母亲为了掩护他而牺牲,他依旧没有逃,赶到了杜家老楼来受审,这正是因为他没有罪。场上形势完全逆转,民众们甚至为陈三川鼓起掌来,把他抬出了法庭。陈三川感谢袁春梅的救命之恩,在出庭后对着她下跪,向她保证自己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章旅长回去后对着刘处长和杨团长大发雷霆。陈秋石总觉得当时黄寒梅拉着他的手一直不放有古怪,他问赵子明觉得陈三川像不像他。赵子明问陈秋石是不是觉得陈三川是他儿子,陈秋石说是,赵子明认为陈三川和他儿子没有一个地方相同,让他不要太着急了,看到像的孩子就觉得是自己的儿子。陈秋石给杨邑写了信,希望能召开一个联合会议,听说陈秋石是杨邑的得意门生,章旅长同意了此次会议的召开。陈秋石和杨邑在会议上对当前战情进行分析,两人的推测不谋而合,都认为日军此次的目标是二一二师。为了共同作战,陈秋石向杨邑借用电台。章旅长不同意,杨邑便让章旅长自己去和陈秋石说,陈秋石的一番话逼得章旅长只得妥协借十台电台给淮上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