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集尔衮统领八旗树威仪 九阿哥滴血认亲

      明军城内粮草快耗光,大清胜利在望。多尔衮令豪格的正蓝旗抽调兵力支援多铎的镶白旗守卫松山。豪格不满皇太极把帅印交给多尔衮,决定消极怠命,故意和多尔衮做对。洪承畴从多铎守卫的松山突围,多铎苦战不敌,却得知豪格并未前来增援,反向东南方向行军。皇太极在关睢宫思念海兰珠,玉儿给他披上衣服。海兰珠生前给皇太极留下一封信,要他原谅玉儿,让玉儿回永福宫。玉儿自知不是海兰珠,补偿不了皇太极内心的空洞,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痛苦。玉儿现在才知道,自己从来没有读懂过皇太极。豪格在松山外隔岸观火,心想就算多铎不死,丢了松山的罪名也够他受的。洪承畴突围,向西南方向杀去,却没有杀向多尔衮,而是直奔正蓝旗的粮仓。这一招出乎豪格的意料之外,等他急忙赶来,正蓝旗的粮仓已经烧毁殆尽。多尔衮给豪格两个选择,一是抽调人马补充镶白旗,一是带正蓝旗回盛京去向皇太极汇报。豪格不敢回京,只得乖乖听命于多尔衮。海兰珠尸骨未寒,娜木钟又到皇太极面前谗言,说宸妃是被大玉儿害死的,就因为宸妃夺了皇上的恩宠,又让玉儿打入冷宫,母子分离。皇太极虽然知道娜木钟在胡言乱语,也不禁疑心起来。娜木钟知道玉儿思念九阿哥,故意在她面前显摆儿子。她还讥讽玉儿,皇上不让九阿哥回宫,就是因为相信他不是自己的儿子。吴克善在松锦之战立了大功,皇太极同意玉儿去看望福临。娜木钟得知皇太极恩准庄妃去看九阿哥,害怕哪天会把九阿哥接回宫,对她的十一阿哥有威胁。她许诺给侍女灵儿的哥哥连升三级,要她去办一件事。九阿哥收到皇后娘娘从宫里拿来的点心,吃了后就昏迷不醒。原来是灵儿安排哥哥府里的丫环巧娘假借皇后之言去送毒点心,送完后立即安排巧娘离开了盛京。九阿哥得了怪病,昏迷不醒,肤色发青,但脉象正常,太医也诊断不出是何病症。玉儿慌张之际,蒙古神医绰尔济正好云游到盛京。绰尔济看过就知九阿哥中的是一种叫毒魂水的奇毒,七日内若无解药,则无疾而终。这种毒必须由亲生父母之血做药引才能解。皇太极和玉儿的血溶在一起,九阿哥喝下后,果然苏醒过来。哲哲对玉儿说,要感谢下毒的人,这才有机会证明福临是皇上的亲骨肉。皇太极确信九阿哥是自己的儿子,百感交集。


第47集娜木钟杀人灭口 洪承畴兵败就擒

       皇太极思念海兰珠过甚,加之操劳过度,身体有恙。皇后哲哲审问后宫里的丫环,命福临的看护人来辨认是哪个宫女给福临送来毒点心,结果发现没在这些宫女中。灵儿害怕自己做了坏事,给神灵烧香。娜木钟见状,觉得灵儿胆子太小,经不住逼供,应该除掉她。娜木钟的阿瓦来看望她。阿瓦听说娜木钟和后宫众嫔妃不和,劝她安分守已,万一自己不在了,皇上可不会再对她这么客气。皇后得知娜木钟的贴身宫女灵儿在她查问毒点心后溺水身亡,知道肯定是娜木钟杀人灭口。皇太极苦于还要娜木钟的阿瓦为大清伐明出力,加之无凭无据,只得要哲哲暂时忍耐。阿霸垓王爷在皇太极面前教导娜木钟,要她把十一阿哥带好,才是对皇上最好的报答。皇太极见他明晓理事,也就没有追究。龙格向大玉儿报告,是灵儿派她兄长家的丫环巧娘送去的毒点心,灵儿现在已经死了,巧娘也下落不明,现在死无对证。娜木钟一再陷害玉儿,这次竟然要毒死福临,让玉儿忍无可忍。皇太极为海兰珠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他对海兰珠的不舍和悲痛让玉儿动容。祖大寿驻守的锦州又到了弹尽粮绝这一天,为了不让全城百姓饿死,祖大寿只得又打开城门降清。松山断粮数月,炮弹也打光,加之军中将士勾结清军打开城门,军心大乱,洪承畴束手就擒。洪承畴被擒后大骂皇太极,加之侄儿满达海的哥哥玛占死于洪承畴的火炮,多尔衮欲杀了洪承畴。豪格拿出皇太极的御旨,对洪承畴只能收降不能斩杀,阻拦了多尔衮。 皇太极极力想收降洪承畴,因为他熟读儒家学术,精通明朝的典章制度,而且身为明朝八部总督,对明朝的军事防线了然于胸,有洪承畴的帮助,就能让大清在最短时间适应对中原的统治。得知明军十几万大军溃不成军,各大总兵带着残部,逃亡四散,多尔衮下令收拾战局,班师回朝。收到多尔衮送来锦宁防线拿下的捷报,皇太极高兴不已,他惦记了半辈子的锦州现在终于归大清了,他要大力奖赏这些立功的将士。多尔衮将帅印完璧归赵,皇太极下令恢复多尔衮睿亲王名号。祖大寿再次降清,见儿子祖可法在大清不但没有受苦,还器重有加,觉得皇太极的气度胸襟不是大明昏君可比,皇太极为自己归降等了十年,这次他心服口服。洪承畴大骂祖大寿卖祖求荣。


第48集小玉儿为爱痛苦 洪承畴誓死不降

      多尔衮有空就来看福临,带他骑马射箭,福临和他感情渐厚,以为是十四叔是他的阿玛。海兰珠死后,玉儿看见皇太极的悲伤,觉得自己愧对于他。玉儿要多尔衮面对现实,以后尽量少见面,自己终究是皇太极的妃子。小玉儿见多尔衮出征回来第一时间不归家,反而来看玉儿和福临,很是生气。多尔衮毫不避讳地说,自己可以为玉儿生,为玉儿死,不在乎小玉儿去告发。小玉儿愤愤一人骑马回府,却不慎从马上摔下。豪格救下小玉儿,见小玉儿美艳无比,心怀不轨,想借机报复多尔衮。豪格知道小玉儿在多尔衮那受尽委屈,假意安慰小玉儿,劝她住行馆一夜。小玉儿也想故意气气多尔衮,推说脚受了伤,挑逗豪格,要他背着自己去行馆。晚上,豪格劝小玉儿喝酒,想借此灌醉她,谁知小玉儿自小在草原长大,酒量惊人。她假装酒醉,故意吐了豪格一身污物,让豪格狠狈而逃。玉儿自从对多尔衮说不要再见面,心里又有些后悔自己说了这么绝情的话。她觉得自己辜负了多尔衮的深情,一切祸端都是因为她而起,是不是自己死了,皇太极和多尔衮两兄弟就不会争了。苏茉儿劝玉儿,以前为多尔衮而活,现在开始要为九阿哥而活。福临是皇上的亲骨肉,以后肯定会接回宫的,他还需要玉儿去帮他抵挡宫中的腥风血雨。多尔衮见豪格送小玉儿回王府有些不悦,豪格话中有话地说,十四嫂在外住了一夜好像不太愿意回来,如果你不疼她,下次她还得离家出走的。洪承畴被皇太极安置在三观庙。豪格不明白洪承畴这种硬骨头每天用这么难听的话骂皇太极,为什么还要留着,看他嚣张的样子,似乎永远不会归降。皇太极用了十年才劝降祖大寿,这洪承畴只怕更难归劝。皇太极提醒豪格,如果只守着大清现在的版图,一个范先生足已,而现在大清想入主中原,做真正帝国的帝王,就必须有这些良臣,有了他们,蛇能变成蛟龙,吞灭明朝这头大象。而且以后重用洪承畴,他一定会成为制衡多尔衮的棋子。多尔衮想到大玉儿绝情的话,心中难过。小玉儿见多尔衮又在喝酒求醉,紧紧抱着多尔衮,诉说自己对他的深情,她对多尔衮说,你不爱我也没关系,但我想要个孩子,这样我就不会把所有的爱都押在你身上。多尔衮一把抱起小玉儿,在她身上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49集玉儿奇招劝降洪承畴福临惹恼皇太极

      洪承畴抱着必死的决心,连续七天不吃不喝,绝食明志。所有去劝降的,包括明朝的前臣都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皇太极觉得洪承畴文韬武略,是难得的将材,明朝的军事布局都在他的脑子里,如果能归降大清,朝廷将受益无穷。尽管没有把握,范文程只得最后一试。但洪承畴依旧不为所动。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得发文,谁有本事劝降洪承畴,一定重重有赏。玉儿此时站出来,说要帮皇上分忧解难。但提出两个条件,一个是如果能劝降洪承畴,皇太极不要插手追问。。第二,事成之后,玉儿请求出宫去照顾福临。作为一个母亲,实在不能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皇太极答应了她的要求,并给了玉儿一张自由出入的令牌。多铎听说洪承畴是好色之徒,怕玉儿去劝降会有危险。多尔衮却知道这段时间,皇太极每天派十个美女去陪待,都被洪承畴骂走,他不是大义不分的人。深夜,有人将洪承畴救出三观庙,并拿着皇太极的令牌带他出了城。在岔路口,侠士自称秋叶会总舵主绿珠,要他即刻赶回南京。洪承畴请求侠士以真面目见人。待来人取下面罩,洪承畴发现她竟然是貌美如花的庄妃娘娘。原来庄妃的智慧和美貌早已传遍大明,洪承畴曾重金购得过她的画像。玉儿并未要洪承畴归降大清,只是说自己见皇太极为难,洪承畴是一位气节高尚、满腹经纶的英才,杀了他是人世间的损失。玉儿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洪承畴此番南归故乡,请隐归田园,不要再去帮助腐朽的明朝。皇太极一直求贤若渴,若入主中原,将采取天下一家,以德治国的策略。听了玉儿的一番话,洪承畴决定不走了。既然皇太极答应将来天下一家,与其在深山里苟且偷生,不如出仕为百姓多做好事,将功补过,造福苍生。第二天,洪承畴穿着清服上朝,自嘲原来是忠臣烈士,现在是奸臣叛徒了。范文程在一旁宽慰,洪承畴战败并不是自身原因,而是因为没有遇到明主,现在遇到真命天子,一定会发挥最大的才干。历史向来由赢家书写,只要多为百姓谋福利,百姓会感激的。皇太极见洪承畴终于归降,宽慰异常。即刻重用洪承畴,赐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同亲王待遇。玉儿回到永福宫,欣喜发现福禄公公早已奉旨将福临接回宫了。多尔衮一直看不起洪承畴,认为他只是一个屈膝变节的二臣。小玉儿进宫到麟趾宫小坐,俩人都咬牙切齿地说,玉儿和福临回永福宫,好日子又没了。豪格特地来见贵妃娘娘,他带了两份江南的珍珠粉,一份送给十四婶的。娜木钟明白,豪格和她们有着共同的敌人。皇太极来看福临,福临见皇太极的威严感到害怕、躲避。而福临对多尔衮却十分亲密,还口无遮拦地说,要十四叔做阿玛。多尔衮和玉儿听了脸都吓白了。皇太极虽然生气却没有说什么,咳嗽后却吐出几口血。皇太极不能闲下来,一停住就感到宸妃的影子在眼前晃。福临对他的陌生让皇太极感到更加孤独。福禄劝慰皇上,和九阿哥的感情要时间陪养,这是人之常情。玉儿也对福临说,他的阿玛是世界是最大的英雄,没有人比得上。


第50集 皇太极大玉儿彼此原谅

      太医告诉多尔衮,他的福晋小玉儿有喜了。小玉儿不服多尔衮对自己要当阿玛的事这么冷淡,对大玉儿的福临却爱不释手。她怀疑绰尔济搞一个血引,用的是瞒天过海之计。多尔衮仍然公开宣称,耻与二臣洪承畴同站一个朝堂上。范文程要庄妃出面劝说他。苏茉儿来见多尔衮,他却冷冷地说不干玉儿的事。现在玉儿又受宠了,福临也回宫,自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以后他们还是少来往。玉儿见多尔衮这样误会自己,将来还是别去打扰他了,他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孩子。范文程隐晦地对多尔衮说,皇上现在身体欠安,将来大清还得靠王爷来扛,对大清来说,洪承畴这个人不可或缺。他必须笼络洪承畴。皇太极注意到大玉儿看着多尔衮的眼神,明白玉儿心里还是想着他。玉儿只能说,十七年来,我已经把能给你的都给你了,包括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和景仰。皇太极长叹一口气,你就是给不了我你的心。玉儿平静地说,过去的事都过去吧,以后只想安稳地守着你和福临过日子。两个人经过十七年的争斗,似乎都原谅了对方。皇太极又准备亲征伐明,哲哲见他身体不好,劝他不要御驾亲征了。明朝此时正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打得焦头烂额,大清趁机南下,定能势如破竹。皇太极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打不动了,执意亲临战场。大清经过数年的充足国库和积蓄力量,决意和明朝决一雌雄。皇太极命令八旗兵分两路,一路由多尔衮带领,由东边进攻,一路由自己统领,向西挺进。皇太极一路劳累,病情愈发严重。他命龙格不要对外声张,以免乱了军心。把指挥西翼军的兵权交给把豪格,由他来拿下长平。东路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节节胜利。却得知西翼军因为皇上身体有有恙,由肃亲王豪格指挥,出师不利,卡在昌平。如果明军增援,清军就危险了。为报锦州之围皇太极亲自率兵解救之恩,多尔衮决定让东路军兵分两路,多铎带领大部分人马继续挺进,自己带一部分兵力北去,解昌平之围。多尔衮的到来解了西翼军之困,增长将士的士气。听见帐外大家对多尔衮的拥戴,皇太极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自己就这样年老体衰,让多尔衮取而代之?豪格在旁煽风点火,多尔衮现在是功高盖主,他的名声比皇止还响亮。自从松锦大战结束,多尔衮在军中影响越来越大,当时所有的八旗将士都由他统领。将士们都忘记有皇上存在,只知多尔衮。干脆趁这次他带的骑兵少,杀了多尔衮。皇太极并未应允。豪格见皇太极病情加重,看样子活不了多久,假传圣意,起兵要杀多尔衮。龙格却拿出皇太极的令牌,救下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