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大结局:小孩是怎么一步步“变坏”的?

今年六月,最受欢迎的网络剧一定是《秘密角落》。本周,这部剧也迎来了大结局。终场当晚,《秘密角落》占据了微博上的热门搜索,豆瓣得了9.0分,可以说是近年来一部知名度很高的网络大戏。

该剧改编自推理小说《坏孩子》的原著。当三个孩子,朱朝阳,阎良和普普,正在参观这个景点时,他们意外地拍摄并记录了一起谋杀案。结果,他们的命运与凶手张东升纠缠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性格、命运和身后的家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一步一步地步入了深渊。

“秘密角落”海报。

朱朝阳、阎良和普普三个主要人物,开始时从天真的孩子身上逐渐显露出越来越深的阴影。尤其是朱朝阳,他不仅智商高、才华横溢,还涉嫌杀害同父异母的妹妹朱晶晶。人性中的恶意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当这些恶意被放在未成年儿童身上时,观众不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拉近了儿童与邪恶之间的距离?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出身家庭的影响自然非常重要。这也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焦点。在《秘密角落》中,三个孩子都有一个破碎的出身家庭,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出身家庭,用出身家庭的理论来分析他们的处境和恶行的根源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可以在发展的道路上“变得更好”,也可以在倒退的道路上“变得更坏”。从一个孩子如何一步步变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如何阻止孩子变坏。

作者|萧淑珍

《秘密角落》改编自推理小说《坏孩子》的原著。之所以在戏剧版本中没有使用原来的名字,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直接感受到孩子在戏剧中有多坏,或者是因为随着故事的展开,在我们一点一点地目睹孩子是如何“坏”之后,很难简单地指责孩子是坏的。

在原著中,主人公朱朝阳是一个不纯洁的“坏男孩”,对生活充满仇恨和愤怒,对朋友心存戒心,对同父异母的妹妹有一个“小婊子”。陈紫金甚至指出,她姐姐朱晶晶的摔倒是因为三个孩子在少年宫的男厕所里欺负她,朱朝阳用自己的手把她推倒的。

原小说《坏孩子》,作者:子,版本: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7月

在改编的剧中,原朱朝阳除了在年龄上小心谨慎外,本质上并无恶意。他没有选择报警或告诉他的父母在目睹朱晶晶意外地从楼里掉下来后,因为他害怕一旦他坦白,他会失去父亲的爱。在情节发展的后期,朱朝阳被“完全抹黑”。他帮助张东升偷了冷库的钥匙,多次向警方撒谎,为了保护自己,还写了一篇不真实的日记...在经历了父亲对自己的不信任和成人的虐待后,他开始保护自己,憎恨这个世界。

在朱朝阳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背后,隐藏着可能让每个孩子“变坏”的原因。

1

起源家庭的神话:

被忽视的孩子

在故事的开头,人们注意到普普、阎良和朱朝阳都缺乏对父爱的向往。普普的父母去世了;阎良的父亲因打架斗殴被捕。年轻时,阎良目睹父亲被警察带走,但他总是为父亲在自己心中的高大形象辩护。他曾经认为他的父亲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帮助他们筹集30万英镑。巨额资金;虽然朱朝阳有一个父亲,但他的父亲也是另一个小女孩的父亲。在新家庭之外,没有多少父爱可以给予他。仅存的父爱甚至夹杂着欺骗、不信任和利益交换。

秘密角落的剧照。

因此,三个孩子围绕争夺父爱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失去父亲的普普提出“永远不要让朝阳兄弟失去像我们这样的父亲”。普普把朱晶晶骗到少年宫五楼,试图“教育”这个女孩,让她“不要跟朝阳哥抢爸爸”;朱朝阳看着她的妹妹从五楼掉下来。她没有救她,也没有报警。她担心父亲知道后会责怪甚至抛弃自己;朱晶晶死后,朱朝阳仍然没有等待父亲的全部关爱,甚至被父亲设计和利用为嫌疑人。

临床心理学博士乔尼斯·韦伯在其著作《被忽视的孩子》中提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能不在于他们做了什么,而恰恰在于他们没有做什么。换句话说,这在于他们对孩子的“情感忽视”。

《被忽视的儿童》,作者:

《秘密角落》剧照,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在其中。

戴安娜·鲍姆林德博士最先提出了“专制父母”的概念,他这样描述这种父母:他们尊重规则、限制和惩罚,并以既不灵活也不苛刻的方式抚养孩子。这出戏的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周春红强迫儿子每天晚上喝一杯热牛奶。当朱朝阳后来认为牛奶太热而不能喝时,她锐利的目光使她的儿子无法拒绝,她不得不怒气冲冲地喝牛奶。更明显的问题是在家长会后暴露出来的。细心的班主任告诉周春红,朱朝阳在学校没有朋友,甚至被其他孩子隔离,但周春红反过来问老师。孩子们来学校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交朋友。好好读书还不够吗?她似乎关心孩子的成长,但她只要求孩子严格遵守自己的规则,忽略他们真正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

同时,周春红总是扮演一个悲伤和沮丧的形象。她经常向她的孩子传达这样的想法,“我们被你父亲抛弃了。”"那个女人拿走了属于我们的一切。"“他们对我们的伤害还不够吗?”.....韦伯认为,当面对抑郁的父母时,孩子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必须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以免我的母亲感觉更糟。这也与剧中的情节一致——朱朝阳努力学习并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因为他指责父母的离婚不够好。如果他表现得更好,他妈妈会感觉更好。

在《秘密角落》的剧照中,周春红强迫儿子朱朝阳喝牛奶。

而周春红的悲剧形象也成功地对他的儿子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讹诈。

她经常对儿子说,“朝阳,我妈妈只有你……”这句话听起来像是爱的表达,但它暗示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将一无所有,所以你必须服从我的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朱朝阳在剧中是多么害怕他的母亲,甚至害怕把他最好的朋友介绍给他的母亲。当他母亲打来的电话响起时,他的声音有点微弱。正如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描述的那样,悲剧人物表面上看起来很脆弱,但事实上,他们是沉默的暴君。他们不会大叫或摆姿势,但他们的行为会让我们受伤、困惑和愤怒。

2

同伴关系和自我认同发展;

唯一的朋友。

父亲的情感忽视和母亲的情感绑架是朱朝阳成长的家庭环境。这是他性格内向和封闭的原因,但不是他“恶化”的直接原因。

朱朝阳一直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过着普通的生活。当前合伙人阎良和普普出现在他家门口时,一切都开始失控。正如朱朝阳最后说的:“我真的很后悔为他们俩打开了大门。”

朱朝阳秘密角落的剧照。

但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我相信朱朝阳仍会为阎良和普普敞开大门。人类学家、生态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各种研究发现,尽管不同社会和不同时期的父母在养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每个社会中,儿童都渴望与其他儿童在一起,渴望与同龄人建立友谊。朱朝阳在学校没有任何朋友。邀请阎良和普普进门是他获得友谊的唯一机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教授陈祉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同龄人关系对青少年重要性的文章。她指出,在青春期,同伴关系已经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它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并引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例如,同辈之间的分享可以给人们更多尝试的机会。在再次见到阎良之前,朱朝阳是她母亲的心肝宝贝,在学校、书店和家里过着3.1英镑的生活。从福利院逃出来的阎良和他一起喊道:“你叔叔!”发泄他们的愤怒和仇恨,并教他如何为自卫而战。

同龄人之间的言语反馈和行动鼓励也难以替代。尽管朱朝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但他从未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因此,流行的短语“朝阳哥哥,你真聪明”尤其有价值,这可以帮助朱朝阳建立一个强大的自我认同。

对朱朝阳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同龄人带来的宝贵的支持环境。在陈祉妍看来,人的一个重要需求是被他人认可——我的感觉不是我独有的,其他人和我有相似的感觉,所以我是正常的。当一个人的感觉与他人没有共鸣时,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加剧。正如培根所说,“如果你把幸福告诉一个朋友,你会得到两种幸福;如果你向一个朋友倾诉你的悲伤,你会被分为一般的悲伤。“然而,朱朝阳所遭受的父爱缺失和家庭压力正是阎良和普普所共有的,因此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三人都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治愈。

《秘密角落》剧照,图为朱朝阳和阎良。

这种情感支持可以来自各个年龄段,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来自同龄朋友的支持是最有效的。因为朋友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肩负着教书的重任,所以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更加宽容。因此,朱朝阳可以和颜亮、普普分享他对朱晶晶的仇恨,但他绝不会向母亲吐露一半。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阎良和普普的友谊应该对朱朝阳有利,但问题是,他们三人都是彼此唯一的朋友,目睹诸如犯罪和事故等重要的共同经历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使三人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个小团体在一艘白色小船上越漂越远,失去了其他社会团体的参考和支持,失去了控制,并在自己的逻辑中“恶化”。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他多次面临重要的选择。如果朱朝阳有其他朋友可以讨论,或者其他人可以为他提供心理支持,他的选择将会大不相同。

周春红不赞成孩子们在学校与其他孩子交往,因为他担心他的儿子学习不好。她的担心是有根据的——与有更多问题行为的同龄人交往确实会增加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可能性,甚至导致犯罪。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大多数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征是:高幸福感、低独立性、高兴奋性和高勇气,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同伴,容易随波逐流,冲动行事,不幸成为犯罪行为的共犯。

然而,与周春红的想法不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是阻止孩子交朋友,而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而不是过多地寻求他人的认可。所有这些正是朱朝阳在成长过程中所缺乏的。

3

通过发展“变得更好”,

或者以一种倒退的方式“变坏”

然而,朱朝阳的“恶化”是否仅仅在于外部原因,如不健全的家庭和缺乏同侪友谊?

尽管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最终还是朱朝阳自己做出了决定。只是这个决定对他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了。

“面对一般的选择,大多数人总是倾向于‘善’而避免‘恶’,但像这样在‘善’和‘恶’之间选择是不可能的。”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指出了这一困境。“只有特殊的行为,其中一些是做好事的手段,而另一些是做坏事的工具。我们在选择问题时的道德冲突发生在我们做出具体决定的时候。

《心:善与恶的本质》,作者:

剧中插入了卡通“三只鸡”。

地上最大的骨头是狐狸的头骨。

更明显的暗示是,朱朝阳和张东升的名字“朝阳东升”,似乎从一开始就告诉观众,朱朝阳可能是下一个连环杀手张东升,而张东升曾经是一个热爱数学、热爱学习的好男孩朱朝阳。

那么,是什么样的动机吸引了“矛盾的”朱朝阳一步步走向邪恶和暴力呢?

弗洛姆将暴力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反应性暴力。它的根源是恐惧,指的是为捍卫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而采取的行动。正是因为害怕失去父亲的爱,朱朝阳选择对警察隐瞒他亲眼目睹朱晶晶从楼里掉下来的事实。

进一步的暴力是报复性暴力。在原著《坏孩子》中,朱朝阳因为父亲的怀疑,产生了极大的仇恨和愤怒,以至于他指示张东升为自己杀死父亲,这是一种典型的复仇暴力。但是张东升在一开始就杀了他妻子许婧的父母,如果这是为了挽救他的婚姻而采取的反应性暴力,然后简单地杀了他不忠的妻子,这可能是报复性暴力。

《秘密角落》剧照,图为秦昊饰演的张东升。

弗洛姆认为复仇的动机与个人的力量和创造能力成反比。如果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被创伤压垮,他只能采取一种方式来恢复自己的尊严,那就是按照“以牙还牙”的惩罚原则进行报复。相反,一个有创造力和生存能力的人根本没有这种需求。显然,张东升和朱朝阳都属于前者。

更可怕的是,在报复暴力之后,人们可能滑向极端,用完全的暴力取代自己的生活和创造。因为他会意识到愤怒、残忍或毁灭带来的刺激和关注要比爱和创造带来的快得多。这时,鸡变成了狐狸,以杀人为乐。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戏剧非常恐怖。你无法想象习惯了邪恶和天赋的朱朝阳长大后会做什么。

看完这部戏剧后,人们可能会得出悲观的结论。面对父母的忽视、缺少同伴和生活的伤害,我们似乎无法阻止孩子“变坏”。但事实是,如果这个系列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切断,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从一个孩子如何一步步变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如何阻止孩子变坏。

这篇文章是独家原创内容。作者:萧;艺术经纬:走。校对:刘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请转发给你的朋友圈子。

推荐连续剧
相关新闻